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5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靠健檢找出病因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4/11/5 下午 07:35:47 / 醫療保健

 台灣民眾對於「預防重於治療」的醫學觀念普及,不只重視生命的延長,更期望能有高品質的健康生活。根據2013年統計數據顯示 ,近6成的民眾在半年內有做過健康檢查,且有近5成2民眾未來會考慮參加自費健檢,探討其背後原因,是來自於民眾希望藉由更多、更完整的檢驗項目以及使用更精密的醫學影像檢查方式來確保自身的健康狀態。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響應「神經內分泌腫瘤日」,號召病友總動員一起站出來接受治療,與疾病長期共存。(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及癌症希望基金會共同響應11月10日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日」(NET awareness Day),號召病友總動員一起站出來接受治療,與疾病長期共存。

 台灣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理事長王秀伯表示,近年來國內民眾透過內視鏡健檢發現早期腸胃道腫瘤的比例逐年上升,根據2014年消化系內視鏡醫學會神經內分泌腫瘤工作小組登錄資料顯示,高達5成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是在健康檢查時進行內視鏡檢查確診罹患此病,由此顯示,健檢確實有助於疾病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是一個特殊的癌症,除了腫瘤生長會引起疾病負擔外,還會因腫瘤分泌的荷爾蒙造成患者發生臨床症狀如腹瀉、胃潰瘍等而引起身心靈不適。有鑑於此,今年癌症希望基金會在神經內分泌腫瘤日前夕,提出「Bring NExT  Hope」概念,宣布將成立神經內分泌腫瘤病友會,期許在抗癌的路上有更多同路人彼此支持,攜手迎向希望。

 神經內分泌腫瘤為罕見的腸胃道或內分泌器官疾病,好發部位包括腸胃道及胰臟,其次為肺部。其臨床症狀為持續性腹瀉、復發性難治的消化道潰瘍、臉潮紅及間歇性的低血糖現象,例如心悸、盜汗、饑餓感或頭昏等;有部分患者無任何功能性症狀,進階的健康檢查有助於更快發現病因。國家衛生研究院於2013年統計國內癌登資料發現,台灣神經內分泌腫瘤的發生率為10萬分之1.51,整體疾病發生率在過去12年間增加5倍,預估每年約新增400位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患者。

 臺大醫院肝膽腸胃科醫師鄭祖耀表示,在過去神經內分泌腫瘤症狀不易發現,通常經5至7年才會診斷,且有超過5成的患者發現時已經出現腫瘤轉移,平均存活期僅剩33個月。

蘋果教父賈伯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時已為晚期,讓許多人深感遺憾。(癌症希望基金會提供)
 鄭祖耀說,由於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能會在體內不同器官發生,在疾病的惡性度表現上也會有所不同,特別是胰臟和小腸的神經內分泌腫瘤惡性度最高,如蘋果教父賈伯斯即是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確診時已為晚期,讓許多人深感遺憾。當懷疑可能罹患神經內分泌腫瘤,可藉由以下診斷方法使用1、腫瘤指數CgA數值;2、腹部超音波;3、內視鏡檢查;4、電腦斷層攝影;5、核磁共振造影及核醫檢查等,有利於醫師追蹤病情並提高確診率。

 目前神經內分泌腫瘤治療目標是將腫瘤切除乾淨,對於無法完全切除或是發生轉移的神經內分泌腫瘤,可透過完整的病理學檢查確知何種治療方式最為適合。鄭祖耀表示,神經內分泌腫瘤依疾病生長及分化程度可分為G1到G3,小而位置合適的G1腫瘤,可藉由內視鏡切除不必手術,通常預後狀況良好。如無法手術或無法切除乾淨者,則使用高劑量長效型體抑素類似物或標靶治療,以緩解臨床症狀,並延緩腫瘤惡化時間。而G3腫瘤惡性度高,分裂速度快,因此建議用化學治療。
頻道:養生健康 分類:醫療保健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14/11/5 下午 07:35:47
關鍵字:神經,內分泌,腫瘤,內視鏡,癌症,王秀伯,王正旭,賈伯斯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