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虐待外勞創我國際形象 反映宗教種族問題


新網記者葉碧琦台北報導
2010/5/13 上午 11:10:00 / 人權社會

 日前媒體驚爆台籍老闆逼迫印尼穆斯林女工吃豬肉並嚴重扣薪,披露台灣移工制度黑暗面;同時研究顯示「新台灣之子」在台同儕適應差,也反映出國人兩極的多元社會觀。

 知名體育服裝代理信華行負責人張雯琳,上月被檢方起訴不顧外籍勞工宗教信仰,強迫三名印尼穆斯林外勞吃豬肉,並要脅若不吃即扣薪。檢方調查發現,張雯琳於九十七年八、九月間,以印尼籍女看護工名義申請蘇娃蒂、娃西娜與塔西三名印籍勞工來台,卻違反就業法規定,將三名外勞轉至位於泰山的成衣工廠工作;除了要求三人超時工作以外,也未給予合理休假。直至去年二月,三名外勞寫信向北縣勞工局求救,勞工局會同警方前往查探,並於去年四月發現三名被軟禁的勞工。

 如今外勞風波也引起國際媒體關注,除了印尼政府與民間組織表達關切外,美聯社、法新社皆於十日發出題為「台灣雇主逼迫穆斯林外勞吃豬肉」的外電,包括英國每日郵報、英國廣播公司(BBC)中文網、新加坡海峽時報、印尼雅加達郵報等皆有相關報導。

 除了台灣移工制度上的缺失,陽明大學衛生福利研究所所長王增勇表示,台灣的多元社會觀極為兩極,對白人表現友善甚至討好,但對其他亞洲人在內的有色人種則表示鄙薄。他認為,「這都是複製種族壓迫的邏輯」。台灣人到歐美,常認為遭到歧視;同時也把歐美的邏輯內化,用一樣的眼光壓迫自認比台灣低下的國家,「好證明我們比較優秀」。

 相同的觀感也出現在台灣社會對「新台灣之子」的反應,根據國科會研究顯示,許多東南亞新住民之子除了在同儕適應較差以外,學業表現及行為適應上與台灣小孩並無不同,打破一般人認為新台灣之子表現較差的刻板印象。

 台大社會工作系教授陳毓文認為,新台灣之子平常在校的同儕適應明顯較差,而同學常以「泰勞」或「菲傭」等名稱取笑他們,或是要新台灣之子滾回去;但新住民若是歐美人士,家長則會表示較多好感。她更指出,台灣孩子中文不見得比新台灣之子好,研究上也未顯示兒童行為發展快慢和新住民有何關係。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人權社會
採訪:葉碧琦 日期:2010/5/13 上午 11:10:00
關鍵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葉碧琦報導
葉碧琦報導列表
比亞迪科技百強奪冠 台灣科技產業表現亮眼
產業經濟 2010/6/2 下午 07:08:19
"與恐龍共舞" 帶給你前所未有的真實體驗
終生學習 2010/6/2 下午 06:43:01
街頭藝人大會考 317組國父紀念館熱鬧登場
文化藝術 2010/5/29 下午 07:48:53
"歡迎光臨宅男王國" 深入探討宅文化
演藝動態 2010/5/27 下午 05:03:33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北藝中心2025上半年協辦4劇 精彩好戲輪番上演
文化藝術 2025/4/2 下午 05:33:0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
樂齡學習一把抓 資訊不分你我他
教育學程 2025/4/4 下午 05: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