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慰安婦"服務 "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誕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6/2/17 下午 07:47:50 / 人權社會
座落於台北市迪化街與涼州街交叉口,一棟融合東方與西方風格,深具大稻埕人文與歷史特色的洋樓式二進老建築,是婦女救援基金會籌備多時的「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英文名稱為「AMA MUSEUM」。
|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中)宣佈「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誕生。(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
在這個全台灣第一座和平女性人權館裡,以「慰安婦」阿嬤們所代表的台灣女性堅毅生命力量為核心基礎,一方面保存台灣「慰安婦」人權運動的珍貴史料,並且傳遞和平與人權價值,另一方面,更希望將我們陪伴「慰安婦」倖存者療癒創傷的經驗,擴大至更多性別暴力倖存者的培力工作,同時推廣性別暴力預防教育,創造出一個集結女性人權展示、婦女培力與平權教育的多功能場域。
婦女救援基金會執行長康淑華表示,1992年婦援會開始投入台灣「慰安婦」倖存者的服務工作,也成為全台灣唯一持續關注「慰安婦」人權議題的民間團體,至今已邁入第25年。在從事「慰安婦」人權運動的過程中,看見這群「慰安婦」阿嬤們經歷苦痛淬鍊後所展現的堅毅女性力量,婦援會也從10幾年前就開始有系統地進行台灣「慰安婦」人權運動的史料保存工作,透過文字、影像等不同方式,將許多台灣「慰安婦」從受害者轉變為女權運動參與者的身影與足跡,詳實記錄下來。
隨著阿嬤們逐漸凋零,目前全台灣所知的「慰安婦」倖存者,僅剩下3位。為了不讓這段珍貴歷史記憶就此消失,婦援會長年來持續尋覓一處可以將「慰安婦」阿嬤們的生命故事保存、傳承下去的場所。很幸運去年年底,也就是終戰70周年的時刻,終於找到合適的館舍,並積極進行設計與規畫,將在今年3月8日舉行揭牌儀式,預計9月正式開始營運。
康淑華說,包括韓國、日本、中國都已經先後設立與「慰安婦」相關的博物館或紀念館,婦援會希望藉由「阿嬤家」的成立,展示與「慰安婦」相關的文物與史料,讓社會大眾,尤其是年輕的下一代有管道可以認識了解「慰安婦」這個重要的女性人權議題,進而對於戰爭中的性暴力、性剝削、以及轉型正義等問題有進一步的省思,避免重蹈歷史錯誤,進一步實踐性別平等,創造一個無暴力的未來。
|
全台灣第一座和平女性人權館裡,以「慰安婦」阿嬤們所代表的台灣女性堅毅生命力量為核心基礎。(婦女救援基金會提供) |
在陪伴「慰安婦」阿嬤的過程中,婦援會親眼見證這群在年輕時曾經飽受身心創傷的女性,因為得到長期的撫慰與支持,而能夠逐漸療癒復原,並激發出豐沛的生命力量,為爭取自己的權益發聲。婦援會希望將這樣的經驗應用到同樣接受我們服務的婦女身上,把「阿嬤家」創造成一個可以支持並長期培力婦女的場域,幫助她們邁向經濟自主的獨立生活。此外,「慰安婦」議題正是教育下一代尊重女性人權、反性別暴力最好的教材,因此,婦援會也希望讓「阿嬤家」成為本會推動暴力預防教育的基地,未來可以與社區及國高中、大專院校合作,落實性別平權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