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測技術突破 糖化血色素適體20分鐘驗出糖尿病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17/1/11 下午 08:53:59 / 醫療保健
糖尿病一直是國人的10大死因之一,一旦疏忽血糖控制,嚴重時會導致視網膜疾病以及相關的其他眼部疾病、腎衰竭引起的尿毒症、血管與神經病變以及非創傷性的手足截肢,但目前市面上的血糖檢測,容易受到生活習慣所影響而產生波動、失真的情形。
|
自左至右為李國賓、與科技部工程技術研究發展司司長廖婉君、科技部工程司光電學門承辦人張庭軒、醫工學門承辦人陳淑鈞與工程科技推展中心秘書王靖丰。(科技部提供) |
在科技部的經費支持下,由清華大學動力機械工程學系教授李國賓、成功大學醫學檢驗生物技術學系教授謝淑珠及清華大學光電工程研究所教授李明昌共同執行,糖化血色素適體在糖尿病檢測的應用研究計畫,為結合清華大學尖端微流體生醫晶片技術開發以及成功大學醫院臨床試驗的研究成果。
根據衛福部資料顯示,近年來糖尿病已高居國人10大死因第5名,估計台灣糖尿病病患人口已超過百萬人。李國賓表示,血漿內血糖為常見的糖尿病檢測指標,但隨著進食多寡與時間和個體生理差異,容易導致結果的誤判與差異。相對地,糖化血色素(HbA1c)是指當血糖進入紅血球內與血紅素結合後,就形成糖化血色素,可以反映過去3個月以來的血糖及相關參數的平均值,因此,可更恆定作為檢測控制和風險評測糖尿病的重要指標。
他說,一般人糖化血色素的正常值約為4-6%,8%以上則代表發生糖尿病的風險極高,糖尿病人宜控制在7%以下。因此,2009年美國糖尿病學會提出以糖化血色素在所有血色素的比例為6.5%作為糖尿病診斷標準。傳統以抽血方式及大型糖化血色素分析儀,即高效能液相層析儀)檢測糖化血色素,需耗時至少120分鐘,並且病人必須至大型醫院進行檢測。
檢測血漿內血糖濃度為常見糖尿病指標,但容易受進食、時間與受測者生活習慣影響,而出現偏差。據統計,目前市面上的血糖檢測儀約有5%出現不準確情況。李國賓指出,李國賓指出,適體(aptamer)又稱為人工抗體,是指可與特定目標分子進行結合的寡核酸序列。與目前常用的抗體相較,適體與具有可快速化學合成、高穩定性、高親和力與價格低的優勢。
目前晶片檢測儀的合作對象鎖定在規模較小的社區醫院與診所,讓患者能夠就近使用,醫生也能在檢測結果出爐後立刻提供醫療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