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找到早期宇宙更多新次毫米超巨大星系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0/12/21 下午 05:01:00 / 天文地理
中研院一項跨國研究計畫,透過在美國夏威夷毛納基峰最新改良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發現5個新的次毫米星系(dusty),推測此類星系數量可能超過天文學界的估算,將有助於人類了解宇宙誕生的起源。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博士王為毫主持的一項跨國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刊登於上周四國際期刊《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認為數百年來建立關於宇宙的認知,有修正的必要。
王為豪表示,次毫米是比0.1公分還小的波長,次毫米星系則是距離地球很遙遠的超巨大星系,出現在宇宙大爆炸之後星系新生兒階段20億到60億年間,包括黑洞也存在其中,雖然比銀河系還明亮數千倍,不過光芒被厚重宇宙塵埃阻隔很難觀測,必須透過遠紅外線或次毫米波望遠鏡才看的到。
他說,中研院天文所目前將繼續和美國、歐洲和日本研究團隊,在智利合作更大的次毫米望遠鏡陣列,未來透過這個陣列應該會發現更多關於這類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