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館"106年申請展" 倪灝張碩尹侯怡亭李明學獲選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7/5 下午 06:01:01 / 文化藝術
臺北市立美術館「106年申請展」首度透過線上系統公開徵件,經過為期兩個月的時間,共有125件展覽計畫提案完成報名,透過內、外部共7位評選委員遴選出4位優秀藝術創作者及其展覽計畫,包括倪灝《伏擊》、張碩尹《北冥有魚‧其名為鯤》、侯怡亭《時間/影像─繡場計畫》、李明學《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獲選。
為了促進當代藝術創作的多元及開放性,北美館於民國75年首創年度申請展,提供國內藝術創作者舉辦個展或群展,成為作品公開發表及交流的平台。近年來北美館針對申請展進行多項制度面調整,除簡化申請程序,改為線上進行,更反轉展呈空間安排,調整歷屆於地下樓的展出空間,獲選4件計畫將安排於107年下半年北美館3樓A、B展區同時展出,刺激展覽之間的交織對話及集體行銷;每檔預算金額提高至新臺幣40萬,降低申請展自籌經費壓力。
倪灝《伏擊》預計展出以刷卡機器改造而成的卡片投扔機器裝置,和ㄧ件模仿影片聲音的音樂表演,試圖將藝術展場轉換成射擊場,邀請觀眾透過投擲塑膠卡片的參與,使用機器摧毀在場的藝術品及物件,向金錢、速度以及慾望在全球化世界裡的運作方式提出質疑。
張碩尹《北冥有魚‧其名為鯤》試圖透過數位科技演繹詮釋《逍遙遊》,借用「發聲機械人偶」(animatronics)科技,以數位科技模擬生命的作品計畫,並在「活物」/「死物」、「人造」/「自然」之間往返辯證,預計展出的系列機械裝置出自與好萊塢電影公司跨域合作的成果,透過舊作與新作交織,藉以反映媒體、資訊、科技越趨多元繁雜的當代,藝術創作者如何想方設法突破主體侷限,穿梭於跨媒材、跨領域的實驗,探索精神上的感知境界。
侯怡亭《時間/影像─繡場計畫》(暫)展覽計畫,以時間累積和身體勞動為基底,在輸出的歷史影像上刺繡,藉以連結並穿越歷史的時間與空間,邀請觀眾參與勞動的過程,引領觀者思考觀看歷史影像的方式,以及與歷史影像的對位關係。
李明學《在放鬆的多數的陽光中》一展覽刻意以反規範式的檢索方式,探索各式陳列商品在當代藝術中的其他可能意義,展覽延續李明學過往對生活物件的關注,運用包含「巧克力」、「電風扇」、「保麗龍」、「膠帶」、「N次貼」、「開關」等物件,進行尺寸、場域與功能上的轉化,藉由個人幽默的方式重新詮釋物件本身,以荒謬與令人莞爾的誤讀方式,讓商品物件的既定意義與價值被重新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