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林口長庚發現多數台灣肝癌帶有馬兜鈴酸基因突變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7/10/19 下午 02:36:00 / 醫療保健

 肝癌是台灣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有超過11‚000名新增病例,約有8‚000人死於肝癌;而8成以上的肝癌病患都患有慢性B型、C型或酒精性肝炎及肝硬化。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說明多數台灣肝癌帶有馬兜鈴酸基因突變。(歸鴻亭攝影)
 最近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與國立新加坡大學及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合作,利用次世代基因定序分析98個肝癌病人,發現其中76個病人的肝癌,竟然帶有「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比率高達78%。這個發現相當的令人驚訝與意外,因為傳統認為肝癌是慢性肝炎及肝硬化造成的。而長庚的研究卻顯示,馬兜鈴酸可能與台灣大多數的肝癌的發生有密切的關聯。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主任謝森永表示,長庚研究人員接著利用國際公開的肝癌基因資料,分析了全球近1‚400個肝癌,發現馬兜鈴酸特有的基因突變指紋也廣泛的出現在中國(47%)、韓國(13%)及東南亞國家(56%),但少見於日本(2.7%)、歐洲(1.7%)或北美(4.8%)。

 1990年代就曾經報告過,約100名比利時女性使用了含馬兜鈴酸的草藥作為減重治療後,發生了腎臟衰竭,其中很多人之後又併發了膀胱及泌尿道癌。同時期,巴爾幹半島曾爆發腎臟病流行,後來也證實為是含馬兜鈴酸的草藥造成的。

 在2012至2013年,台大與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的合作團隊,及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均曾發表了馬兜鈴酸與台灣的泌尿道癌的關聯。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泌尿科與國立新加坡大學的合作團隊,更進一步地以小鼠證實,馬兜鈴酸是現今已知的基因突變物質中最強的,並高於尼古丁及紫外線等。

 謝森永指出,馬兜鈴屬及細辛屬等馬兜鈴科植物含馬兜鈴酸,具消炎、消腫及止痛療效,曾被廣泛地作為中草藥。近年來已知馬兜鈴酸有很強的腎毒性及致癌性,並與泌尿道及膀胱癌的發生有密切關聯。在台灣及歐美各國,含高量馬兜鈴酸的如青木香、廣防己、關本通、馬兜鈴及天仙籐,已被禁用,然尚有含量較低者(大多屬草藥)還在使用,如朱砂蓮、尋骨風、青香藤、南木香、通城虎、假大薯、淮通、管南香、鼻血雷、白金古欖等。這些在台灣合格的中醫部門及診所並無使用,大部份皆是民眾自行購買。

 以上的結果已發表於今年2017年10月18日出刊的《科學轉譯醫學期刊》(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頻道:養生健康 分類:醫療保健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17/10/19 下午 02:36:00
關鍵字:肝癌,肝硬化,長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基因,紐約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