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文化部舉辦"2017無形文化資產論壇"
探討文化資產傳承教育社會參與及支持體系


新網記者林彥才台中報導
2017/12/23 下午 06:09:05 / 文化藝術

 文化部「2017無形文化資產論壇」,今日在台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衡道堂舉辦,文化部部長鄭麗君出席主持,與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教授林茂賢,臺南社區大學台江分校執行長吳茂成、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教授龔卓軍、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林承緯及江明親等專家學者、社區實踐者,及關心無形文化資產發展的保存者、傳習藝生、民間團體與各縣市文化資產行政人員,以「無形文化資產傳承教育」、「無形文化資產的社會參與」及「無形文化資產支持體系」3項為主題,共議無形文化資產保存未來;並為彰顯無形文化資產藝能型態與特色,搭配傳統南管戲曲與「想要帶你遊花園-民樂交陪藝術祭」特展導覽及布袋戲劇場展演。

自左至右為文化資產局局長施國隆、文化部長鄭麗君、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建築與文化資產研究所教授江明親、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教授龔卓軍進行議題交流。(文化部提供)
 鄭麗君表示,台灣有豐富珍貴的有形及無形文化資產,在文化資產發展、保存過程中,有形文化資產由於具備特定的空間及形體,一旦遭受改變、破壞威脅,變化相對明顯;反觀以人為主體與媒介的無形文化資產,是人類社群與其生存環境、大自然互動及生存歷史條件所創造累積,世代相傳的文化傳統,但往往因為非具象的存在以及須於特定時間與場域呈現,增加了掌握及保護的難度。今年文化部以「文化公民、審議思維、公共參與、多樣平權、協力治理」五大核心精神召開全國文化會議及各分區論壇,雖累積相當多民眾對於文化資產議題內容的探討,文化資產局「2017無形文化資產論壇」的舉辦,更是希望透過這次機會,擴大全民參與無形文化資產的政策與各項保存工作的執行。

 她說,世代傳承是無形文化資產維繫生命力的關鍵,多元形式的人才養成則是無形文化資產保存的首要課題。自文化資產局成立以來,不遺餘力推動無形文化資產人才培育工作,除登錄、認定重要傳統藝術文化資產與保存者,透過「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及傳統工藝傳習計畫」,以「師徒制」方式進行原生態傳統技藝與藝能的傳習,更積極連結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駐園演出,提供傳習藝生提升技藝精進與展示場域。

鄭麗君與與會會談者及重要傳統表演藝術南管戲曲保存者林吳素霞傳習藝生合照。(文化部提供)
 鄭麗君指出,《文資法》只是文資保護推動的底線,現階段我們面臨的是整體文化生態的消失與復育的問題,文化資產的保存、維護需要更系統性的設計與連結,除了既有傳習計畫還需要更具體行動策略,內容包括:

  1. 體系性的保護計畫。持續推動各保存項目保存維護計畫。發展全面記錄保存,透過在地經驗網絡重建臺灣藝術史、臺灣知識學、國家文化記憶庫,包含建立臺灣美術、工藝、建築、影像、傳統藝術各類藝術史。
  2. 傳統內容進入教育體系,新修12年教育課綱已納入傳統藝術與民俗內涵,未來積極與教育部共同推動落實教育現場。並將努力協調結合藝生進入教育體系。
  3. 鑑賞、欣賞能力的培養。推動文化資產體驗教育,讓孩子親炙藝師。
  4. 傳統藝術歷史場域的活化,鼓勵地方既有村廟、部落聚會所與各地文化場所,持續透過這些公共生活中心,讓傳統文化的公共性生活可以繼續做為各種無形文化資產存在場域,達到復育原本既有文化生態系功能。尤其需要文化部整體支援並連結社會資源,共同形成文化生態體系的復育環境,讓臺灣人重新認識台灣,也讓世界認識台灣。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採訪:林彥才 日期:2017/12/23 下午 06:09:05
關鍵字:無形文化資產,鄭麗君,文資法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林彥才報導
林彥才報導列表
2024亞洲藝術雙年展公布完整參展藝術家名單
文化藝術 2024/10/18 下午 05:02:03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溫志宏接任
電子政府 2024/10/15 下午 04:19:12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臺灣音樂館文物捐贈 珍貴音樂資產的永恆傳承
文化藝術 2024/10/25 下午 07:35:00
2024 ART TAIPEI台北國際藝術博覽會今開幕
文化藝術 2024/10/24 下午 05:52: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4TSSE國際學術研討會 融合教育的現在與未來
文教活動 2024/10/29 下午 03:18:04
台中歌劇院年度旗艦製作威爾第喜劇"法斯塔夫"
文化藝術 2024/10/28 下午 06:3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