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第6場 討論空間轉型正義概念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18/2/4 下午 06:54:32 / 人權社會
中正紀念堂轉型願景工作坊舉辦以來,文化部自106年12月迄今,陸續擴大辦理多場次工作坊,以廣納社會多元意見。今日17位民眾參與第6場願景工作坊,一起分享及探討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和未來發展的想法。
|
蔡焜霖分享生命故事。(文化部提供) |
為使參與者對於中正紀念堂的空間感受更為具體,執行團隊特別運用網路地圖的虛擬實境導覽,帶領參與者想像自民主大道進入園區,緩步走上階梯,進入4樓的銅像大廳,環視廳內四面及頂上空間。此外,執行團隊也特別準備兩大張的手繪海報,分別呈現中正紀念堂園區平面圖及主堂體分層空間用途,讓參與者聚焦討論。
今日第一位引言人是1930年出生、來自臺中清水的蔡焜霖,19歲被捕入獄,遭判刑10年及褫奪公權7年,在1951年與作家楊逵、舞蹈家蔡瑞月等人,成為第一批送到綠島的政治犯。他表示,沒有歷史真相,社會就無法和解,因此政府應該公開相關檔案。此外,年紀將近百歲、不便到場的中華黃埔四海同心會顧問陶士君,則以執行團隊事先採訪的影片,分享從軍歷程中對於蔣中正總統的觀察及認識。
|
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分享「面對歷史的幾種可能」。(文化部提供) |
今日的講座邀請台大歷史系教授周婉窈講述戰後白色恐怖概況,談到何謂轉型正義及需要進行何種歷史教育。淡江大學建築系的講師謝明達應邀分享,以老地圖及珍貴航照呈現中正紀念堂的基地歷史及建築過程,說明華盛頓林肯紀念堂和東京上野公園等相關案例。
依照審議式民主精神,本場次的17位參與者具有年齡、性別及地域的多元性,其中14位是自行報名,3位邀約者則是文史工作者、高中公民及歷史老師。參與者在開場前的分組破冰討論中,已初步發表對於中正紀念堂的想法和觀察。在歷經一整天的講者分享及小組綜合討論,參與者多對轉型正義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因此討論的範疇不僅限於中正紀念堂的空間,關注點更擴及轉型正義的概念及促轉條例的落實,認為轉型正義要走入日常生活,運用科技資訊及教育來加強人權教育。
|
17位民眾參與第6場願景工作坊,一起分享及探討對中正紀念堂轉型和未來發展的想法。(文化部提供) |
各組分享的意見,包括還原歷史真相、移除威權象徵、擴大民間參與、檔案文獻的集中呈現和友善開放民眾查詢。同時在下一階段如何整體呈現民主、自由、包容的意涵及價值,也是討論關注的焦點。今日有多位年輕的參與者,提出以AR、3D、投影虛擬應用方式重新呈現空間原貌及歷史脈絡。也有提到調整民主大道的動線,將園區改造成森林公園,補強台北地區綠地的不足,轉型成臺灣人權歷史博物館、國家檔案館或人權教育中心等。
推動中正紀念堂轉型的第7場願景工作坊將於3月10日舉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