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廳院圓夢計畫邀視障朋友手"摸"耳"聽"體驗現代舞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19/2/17 上午 11:16:34 / 人權社會
黃翊工作室+《長路》於國家戲劇院首演,兩廳院圓夢計畫邀請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16位視障朋友一起體驗由黃翊親自撰稿詮釋的口述影像服務,用「摸」和「聽」的方式體驗現代舞。
 |
視障朋友於2019TIFA黃翊工作室+《長路》開演前測試口述影像器材。(兩廳院提供) |
《長路》為「國家表演藝術中心場館共同製作計畫」首屆共製作品,運用旋轉舞台及懸吊系統,7位舞者或單獨或同時在舞台上行走、跳躍、拉扯,舞出生命中深刻的階段,創作過程中,口述影像也是團隊持續發展與推廣的藝術形式,2017年開始每一齣新作都耗費心力製作口述影像,完成對視障觀眾的承諾。
 |
視障朋友實際體驗踩踏觸摸2019TIFA黃翊工作室+《長路》旋轉舞台樣板。(兩廳院提供) |
今年是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第11年,為加強許多文化平權的新服務,包括口述影像場次、聽力障礙輔助字幕及即時聽打、托兒服務、節目單提升易讀性等,服務各種不同需求的觀眾。TIFA首演《長路》與兩廳院「藝術零距離—圓夢計畫」合作,邀請視障觀眾率先體驗口述影像,16位視障朋友熱情參與,度過豐富而精采的週末。
 |
《長路》的口述影像文本是由黃翊親自撰稿,專業配音師錄音,演出時透過平板電腦同步播放。(兩廳院提供) |
舉辦5年的口述影像是圓夢計畫的重點之一,此次受邀參加的淡江大學視障資源中心輔導員林明慧表示,一開始視障朋友聽到要進劇院時意願不高,無法理解口述影像在做什麼,經由兩廳院長期投入,關注參與者的感受,越來越多視障朋友對口述影像不再陌生,從疑惑到現今的期待,每一次都有不同的驚喜與收獲。
《長路》的口述影像文本是由黃翊親自撰稿,專業配音師錄音,演出時透過平板電腦同步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