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亞太傳統藝術節帶來越南官賀民歌韓國羌羌水月來


新網記者林彥才宜蘭報導
2019/10/9 下午 04:56:53 / 文化藝術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主辦之「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大地慶典-農村節慶與無形文化資產的對話」,已於10月5日開幕,第1梯次團隊包括喬治亞、印度及臺灣布農族團隊精彩的樂舞表現,以及喬治亞琺瑯工藝師、尼泊爾粧佛工藝師的精工巧藝,10月10日起,第2梯次團隊陸續登場,將帶來另一番亞太農村文化風情。

南韓右水營羌羌水月來振興保存協會精華演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第2梯次受邀演出團隊的展演內容包括同於2009年列入UNESCO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的韓國羌羌水月來(GANGGANSULLAE)與越南官賀民歌(Quan Họ Bắc Ninh Folk Songs),兩者都是亞太地區重要的節慶民俗音樂。工藝部分則有韓國螺鈿漆器工藝師金宗良(Kim Jong Yang)及越南籐編工藝師阮文靖(Nguyen Van Tinh)。

 傳藝中心主任陳濟民表示,本次受邀來台的4個外國表演團隊都是首度來臺演出,第2梯次要亮相的韓國羌羌水月來除了前幾年曾經在宜蘭國際童玩藝術節演出過一小片段之外,在本年亞太傳統藝術節中是首次完整呈現給大家。來自越南的官賀民歌,更是第一次在臺灣登場表演;除了演出部分外,受邀來臺的工藝師也都是各國極具代表性的藝術家。已經累積18年品牌經驗的亞太傳統藝術節精心呈現最獨到、最特殊的世界文化遺產展演內容給臺灣的大眾。

 盛行於韓國西南部地區的民俗歌舞「羌羌水月來」,是韓國秋夕(中秋節)舉行的季節性節慶活動,也被列為韓國無形文化財第8號,其歌舞名稱源自歌詞的疊句唱法,因每小節結尾處都以「羌羌水月來」呼應而得名。歌詞由領唱者即興發揮,舞者隨著領唱者的節奏,圍成象徵滿月的圓圈歡愉唱跳慶祝。其中還會穿插童玩遊戲,如扮烏龜、採蕨菜、綁鯖魚、踩屋瓦、捲草蓆、抬轎子、過大門等,傳達農村的祈福祝願,以及對上天的感謝。這個世代相傳的習俗源自於稻米文化,與昔日鄉村地區的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現今「羌羌水月來」則被視為表演藝術,是韓國民俗藝術的代表。由於旋律與動作簡單易學,有助增進社區和睦及女舞者之間的友誼,因此成為韓國婦女致力保存的傳統節慶文化,並列入小學音樂課程。

越南國立北寧官賀民歌藝術團精華演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受邀來臺的右水營羌羌水月來振興保存協會是韓國全羅南道非常具有代表性地位的傳統樂舞團體,相當受到韓國政府重視,曾在1976年第17屆韓國全國民間藝術比賽中獲得總統獎,也被韓國國立國樂院列為國家級重要團隊。此次由協會理事長崔成載(Choi Seongjae)親自率團來臺,演出成員多是擁有超過4、50年以上表演經驗的奶奶們,她們從少女時代演出至今,持續推廣羌羌水月來這項傳統藝術;尤其高齡76歲的鍾順葉(Chung Soonyop)奶奶,不但是此次受邀團隊中年紀最長的演出人員,也是在該協會中擔任重要傳承角色的前輩藝術家,近60年的演出經驗,可說是羌羌水月來的活體保存者。

 而越南北寧官賀民歌,則是越南北部平原上獨具特色的民歌曲調,也是越南民歌寶庫中旋律最婉約抒情的歌謠式民歌。在越南北部,許多村落有彼此結盟為兄弟村的習俗,兩村村民聚在亭祠,透過舉辦唱祝歌、對歌、交緣歌相互聯歡,所發展出的唱法即稱為「唱官賀」。傳統唱官賀沒有樂器輔襯,以對歌形式交互演唱。北寧官賀民歌作品超過400首,調子約有213種變化之多,包括唱祝、唱祭、唱會、唱更等各種唱法,主要在表達人們的情感狀態。官賀民歌表達了族群的認同、精神與哲學,透過與村莊之間的分享、珍惜文化習俗的情感,而加強促進了社會連結。

 國立北寧官賀民歌藝術團(National QuanHọBắcNinh Folk Songs)是全球唯一越南官方的官賀單位,隸屬於越南文化部,也是第一次到訪臺灣,不同於由村民自行組成的民間官賀俱樂部,該團不僅具有國際演出能力,同時也肩負傳遞文化的責任。他們時常受邀至世界各國演出,能展現出獨唱、對唱、合唱、即興演唱等豐富表現力。此次來臺則將以3男3女的歌聲交流方式,展現官賀民歌淳樸的精華;部分場次也將與文化部登錄重要傳統表演藝術滿州民謠保存者-張日貴所指導的屏東縣滿州鄉民謠協進會進行交流演出,透過相同主題、不同歌曲與表現形式的對應,洋溢對歌趣味的即興演唱,將帶來意想不到的驚喜。

 第2梯次的另一大亮點,則是重量級的韓國與越南工藝師。來自越南河內的籐編工藝師阮文靖(Nguyen Van Tinh),青年時期即於工藝競賽中連連得獎,並獲國家頒發優異證書;1999年他被越南中央理事會授予「金手獎」,2013年更獲得越南總統授予榮譽勳章之殊榮。除了個人籐編工藝成就,他的父親也是籐編工藝師,阮文靖的兩個兒子更是青出於藍,被總統授予國家榮譽「工匠精英」,3代在籐編工藝領域均具傑出成就。

「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大地慶典-農村節慶與無形文化資產的對話」第2梯次展演團隊與長官貴賓大合照。(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提供)
 被列為韓國無形文化財第10號的螺鈿漆器工藝,是歷史相當悠久的傳統工藝項目,在臺灣也相當難得一見。此次受邀來臺的韓國工藝師,是學習、傳承螺鈿漆器工藝超過50年的金宗良(Kim Jong Yang),他自13歲起即開始學習螺鈿工藝,30歲成立東西工藝社,致力於螺鈿漆器的傳承與創新。2010年G20高峰會期間,他受韓國國家博物院委託,以現代技術仿製展示高麗時期具代表性的螺鈿工藝品,為傳統藝術注入新生命。金宗良為韓國統營螺鈿漆器協會首任會長,現為統營傳統工藝館委員會委員,並於慶尚大學統營分校從事教學工作。

 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第2梯次展演活動將於10月10日至13日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宜蘭園區辦理,詳細資訊可洽「2019亞太傳統藝術節」活動官方網站或臉書「亞太傳統藝術節」瞭解。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文化藝術
採訪:林彥才 日期:2019/10/9 下午 04:56:53
關鍵字:國立傳統藝術中心,亞太傳統藝術節,韓國,羌羌水月來,越南,官賀民歌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林彥才報導
林彥才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4臺文基地作家駐村甄選開始
經史子集 2024/4/23 下午 01: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