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鏈~如果"海"有明天 海洋正面臨許多生態危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0/3/31 上午 10:40:30 / 生態環保
海洋佔地球表面積約3分之2,它是地球的肺,也是所有生命的起源,海洋是我們的母親,然而,目前海洋正面臨許多生態危機,其中又以塑膠污染最為嚴重,如同食物鏈環環相扣,海洋遭受破壞後,未來將加諸於人類與地球,今年(2020)適逢世界地球日50周年,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林務局羅東林區管理處合作辦理「食物鏈~如果『海』有明天」展覽。
|
這一桌全是海廢組成。(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
展覽從食物的角度出發,將淨灘撿來的吸管、寶特瓶、打火機、浮球、塑膠、保麗龍等垃圾變身成具有生活美感的大型海廢藝術創作,展品中有以浮球、塑膠碎片組成的《融化的冰淇淋》無聲的控訴地球正遭遇生態浩劫;有生動逼真的美味大餐《海廢辦桌》等等,千萬別動手拿筷子夾,這些可看不可吃的「食物」,提醒我們思考人與自然生態的關係。再延伸到「剩食、惜食」議題,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統計,全球每年生產的食物中至少約有3分之1、13億噸食物會被浪費,這些被浪費的食物,不止浪費了食物本身,也包括生產過程背後的水、能源、碳排、勞力、自然資源等等。鑑於海洋資源漸趨枯竭,此次展覽同時邀請了宜蘭在地藝術家陳正勝(船老大)以「海底12生肖」系列畫作展示,船老大的作品特色強烈、絢麗繽紛,在在訴說著魚類的生命力,傳遞珍惜海洋的理念。
|
船老大的畫作-海底12生肖系列之鼠鯊。(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提供) |
「食物鏈~如果『海』有明天」自4月1日起於羅東林業文化園區森動館展出,期盼藉由此次展覽,喚起大眾關注日益嚴重的海洋廢棄物問題,讓我們一起做些改變,就從自備購物袋和餐具開始,減少使用塑膠製品、回收再利用,有空可以和家人朋友到海邊淨灘,從源頭反思減塑、愛地球,留給下一代健康的海洋。
更多展覽及報名資訊可上
國立新竹生活美學館網站查詢及
粉絲專頁瞭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