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朗氏喙鯨全身骨骼首次展出 一層樓高大翅鯨下顎骨矗立臺博館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0/9/28 下午 05:46:41 / 生態環保

 國立臺灣博物館與中華鯨豚協會合作推出「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從捕鯨時期的鯨骨故事開始,引領觀眾進入臺灣鯨豚歷史,透過鯨骨標本揭露的秘密,認識臺灣鯨豚保育的轉變,進一步探討及回應鯨豚與現今社會、生態、環境保育等相關議題,同時藉由關鍵事件的回溯,探尋臺灣鯨豚保育觀念的推動、爭議事件之反思。即日起至110年3月28日,於臺博館一樓東展間展出。

國立臺灣博物館副研究員林俊聰現場導覽。(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臺灣得天獨厚的海洋環境,使得全世界3分之1的鯨豚物種出沒於此。臺灣從1913年起的捕鯨,是鯨豚類動物「鯨恐」的開始,這時期有一兩千隻的鯨豚被捕殺,留下許多的骨骼述說著哀歌。1994年第一次嘗試鯨豚擱淺的救援,開始鯨豚的保育工作。2019年更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推動下,成立「海洋保育類野生動物救援組織網」結合各方的力量希望讓鯨豚們能更親近臺灣。但時至今日,船隻撞擊、漁業誤捕、誤食海廢與環境問題所造成的疾病感染等現象,仍是時有所聞,無法根絕。近百年來,生活在臺灣海域的鯨豚歷經了鯨恐、鯨嚇、鯨慌與鯨覺等不同時期,所有的生命經驗都在骨骼上留下了印記,記錄下不同時代的故事。為此,本展覽由鯨骨出發,透過標本、影像訴說鯨豚的心聲。

 臺博館表示,此次展出歷年在臺灣擱淺死亡後,製作、典藏的鯨豚骨骼標本,除了耳熟能詳的藍鯨、抹香鯨與臺灣白海豚等骨骼標本外,一進入展場可見一對超過3.6公尺的大翅鯨下顎骨,以及號稱鯨豚界最神秘的物種「朗氏喙鯨」4公尺長的全身骨骼也在國內首度公開。

 文化部次長李連權表示,行政院推行的重要政策之一「向山致敬、向海致敬」,代表臺灣走過了「人定勝天」的時代,邁向「敬天愛人」、「順天愛人」。鯨豚跟人類一樣是哺乳動物,同類間有合作覓食等種種生物的精神,值得人類來借鏡學習。此次展覽除了鯨豚保育,還有許多當代的環境議題,包括海洋污染,以及離岸風電如何在經濟發展、在綠電的情況下保護鯨豚等,也象徵臺灣環保意識的抬頭。

 臺博館館長洪世佑指出示,臺灣從1913年開始捕鯨,到1981年禁止,將近70年期間,大約捕殺超過2,500隻鯨豚,因此希望透過此展宣導環境保護的社會責任。臺博館在2015年主辦的國際博物館協會-自然史博物館委員會(ICOM-NATHIST)年會中提出「臺北宣言:自然史博物館與生物多樣性保育」,強調維護生物多樣性、自然棲地及物種保育的重要性。因此臺博館和中華鯨豚協會共同合作策展,希望透過展覽宣揚生物多樣性在臺灣這塊土地的重要。

 中華鯨豚協會理事長祁偉廉提到,協會致力於推廣鯨豚保育及相關知識教育,是將鯨豚保育知識帶給社會大眾的重要平台。鯨豚標本其實很難製作,因為鯨豚的皮膚富含油脂,不像哺乳類或鳥類可以製成剝製標本。協會也將積極推廣邀請民眾觀展及辦理標本製作體驗活動,希望大家一起認識及關切鯨豚保育的議題。

出席「鯨驗值-鯨骨解密特展」開幕典禮的貴賓合影(國立臺灣博物館提供)
 為結合博物館標本製作、典藏的專業,展覽期間並規劃標本製作體驗活動,於展場的實驗室展區進行「演示」,讓親子觀眾體驗鯨豚標本製作過程,認識鯨豚骨骼結構等,並從標本中尋找鯨豚受傷的痕跡,加深觀眾對鯨豚標本的觀察與認識,提供不同的觀展經驗,活動詳情請參考臺博館官網。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20/9/28 下午 05:46:41
關鍵字:朗氏喙鯨,大翅鯨,李連權,洪世佑,祁偉廉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2024大亞洲藝術聯盟協會鍾經新續任理事長
文化藝術 2024/11/17 下午 07:55:52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里仁推廣國產雜糧有成 獲農糧署頒贈感謝狀
產業經濟 2024/11/14 下午 06:10:06
排灣族手紋耆老李直英Liveges Rusiguwan辭世
回憶紀念 2024/11/13 下午 07:1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