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年青年壯遊臺灣 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熱情徵件中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1/12/23 下午 03:02:18 / 國民旅行
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青年壯遊臺灣─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鼓勵青年自行規劃多面向的壯遊企劃,開拓視野、培養自主及團隊合作能力,同時又能探索臺灣在地文化特色。這項計畫自即日起開始徵件至111年3月18日,2人以上即可自組團隊,進行壯遊提案。歡迎高中職在學學生報名「扎根種子組」,18至35歲青年報名「圓夢青年組」,入選可獲實踐獎金,並參加年度成果徵選。
|
團隊與「留下看書」書店創辦人Sofia合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
榮獲今(110)年度最大獎「金獎」及「創意影片獎」的「文史本一家」團隊,由來自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歷史系的陳冠恩、杜舜雯、鄭育潔以及國文系的婁儷嘉共同組成。受到109年「#1111書店歇業潮」的啟示,團隊開始關注獨立書店存廢議題的討論,也盼望能更深度了解獨立書店的初衷、現實遭遇的困境,以及了解這次抗爭的目的和期望的回饋,並且同步關心這短暫的歇業抗爭是否帶來改變,為此,團隊決定展開以「書」為名的壯遊。
團隊選擇從屏東為起始站,展開為期10日的旅程,以逆時針的方式深度走訪臺灣南部、離島、東部與北部等10家特色獨立書店。今年因疫情影響延後出發,卻絲毫不減團隊以實際行動支持這場溫柔革命的決心,執行期間正巧趕上奧運熱,取「書」和「輸」的諧音,搭配奧運「ball in」的意象,創造出「獨立書店沒有輸,in啦!」的口號及旗幟LOGO,傳達希望能與獨立書店一起「in」起來的意念。
壯遊的意義對於每個人來說都不一樣,或出發,或回家,但對「文史本一家」來說,「壯遊」其實是想發現一條「新航路」。經由這次壯遊,團隊了解在這條新航路上前行並不簡單,但因為有了前人的軌跡得以依循,也有獨立書店店主們對這塊土地的熱愛及故事支撐團隊前行的動力,更有和善的臺灣人一句句的關心及鼓勵,如溫柔海風吹拂著團隊的船帆,得以順利出航。壯遊旅程中遇到的點滴都讓她們獲得豐厚的能量,使她們的信念更加堅定並以開啟五感全身心聆聽、紀錄、報導作為回報。
這次特別的環島經驗不僅讓團隊深刻了解獨立書店的人文價值、情感連結、多元議題與土地間的連結,也讓心中對於這場溫柔革命深埋已久的探索種子,有了萌芽的機會。團隊期許未來能以本次壯遊所採訪的資料為基礎,輔以其他相關史料與報導佐證,再運用團隊的文史專業,以「#1111獨立書店歇業潮」一周年為切入點,製作一系列深入淺出的專題報導,持續關注臺灣書業變遷,並發想透過Podcast等新媒體形式宣傳,循序漸進打造獨立書店與大眾間的橋梁。團隊成員表示,每間獨立書店的店主都深愛著他們的深耕之地,這也使夥伴省思,若有一天,臺灣再也沒有獨立書店的話,那我們將失去一個交流美好的空間─不只將失去與書本「相遇」的時刻,許多人的聲音、理念及夢想也會逐漸被隱沒。因此,團隊也將這次壯遊過程中的所見所聞製作成
短片,希望可以透過社群的力量,推廣獨立書店的理念。
|
文史本一家團隊獲得金獎,由青年署署長陳雪玉頒發獎金5萬元。(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提供) |
尋找感動地圖不僅僅只是青年突破自我或是單純追夢,還有更多對土地的關懷,藉由團隊各種創意企劃,反思許多細微但值得重視的議題,並促發大眾投入關注。想要透過計畫與夥伴們一起探險、思考、走出舒適圈,讓生命更有意義嗎?111年計畫已開始徵件,歡迎踴躍提案,創造屬於你的獨家回憶。相關訊息請至
「壯遊體驗學習網」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