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言論自由之路"中正紀念堂開展 文化部長李永得:彰顯自由的靈魂對抗獨裁者的勇氣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2/4/7 下午 07:28:00 / 人權社會
國家人權博物館及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共同主辦「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今(7)日開幕,即日起於中正紀念堂1樓常設展廳展出。展覽呈現臺灣自威權時代邁向今日自由國家的過程,同時也介紹這段追尋自由之路上的重要人物與故事,期盼帶領民眾一同回顧過去、理解現在、展望未來。
|
自左至右為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殷海光基金會前董事長顧忠華、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陳信傑、黃信介胞弟黃天福先生、謝聰敏胞妹謝秀美女士、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許景河及董事鄭竹梅(鄭南榕之女)、鄭南榕夫人葉菊蘭女士、監察院長暨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文化部長李永得、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立法委員賴品妤及王婉諭、策展人薛化元合影。(文化部提供) |
監察院長(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總統府資政姚嘉文、文化部長李永得、促轉會代理主委葉虹靈、國史館長陳儀深、立法委員賴品妤、立法委員王婉諭、策展人薛化元(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董事長)、鄭南榕夫人葉菊蘭及女兒鄭竹梅、謝聰敏胞妹謝秀美、黃信介胞弟黃天福、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許景河、殷海光基金會前董事長顧忠華、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陳信傑、北社前社長李川信,以及相關政治受難者前輩與家屬等出席開幕。
文化部表示,臺灣於1947年發生228事件,1949年實施戒嚴令,從此進入威權統治時期,言論自由也遭受打壓。歷經漫長威權統治時期,直到1987年解嚴、1991年終止動員戡亂,臺灣的「非常體制」才大致告一段落。而在言論自由方面,更是遲至1991年廢除《懲治叛亂條例》、1992年修改《刑法》100條後,臺灣人民才得以免受言論叛亂的威嚇。
展覽特別選在4月7日,即紀念鄭南榕自焚 而訂定的「言論自由日」開展,別具意義。1989年4月,《自由時代》週刊創辦人鄭南榕因主張臺獨言論,遭國民黨當局以叛亂罪移送法辦,為了堅持言論自由不容侵犯的立場,在4月7日警方強勢拘提時,選擇在自由時代雜誌社內自焚殉難。本次展覽特別複製還原當時《自由時代》週刊辦公室的鄭南榕自焚現場,讓民眾彷彿回到事發現場,體會當時鄭南榕堅決捍衛百分百言論自由的無畏精神。
展覽中也以人物特寫的方式,介紹多位在臺灣追尋自由之路上曾有特殊貢獻的重要人物,包括楊逵、雷震、傅正、殷海光、彭明敏、魏廷朝、謝聰敏、李敖、柏楊、黃信介、康寧祥、施明德、鄭南榕、李鎮源、陳水扁、許世賢、陳菊、艾琳達、呂秀蓮等,除了介紹這些人物對臺灣的影響,也搭配展出相關史料及複製文物。
文化部長李永得表示,此次策展以「臺灣言論自由之路」,期盼讓大眾看見自1945年起,許多民主前輩、人民面對威權統治,前仆後繼爭取言論自由,到鄭南榕的殉道對於臺灣言論自由的百分之一百貢獻。更希望臺灣下一代的年輕人能夠藉由展覽,瞭解臺灣的言論自由,是許多人犧牲生命、自由所爭取而來的。
|
自左至右為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長許景河及董事鄭竹梅(鄭南榕之女)、策展人薛化元、鄭南榕夫人葉菊蘭女士、監察院長暨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文化部長李永得、總統府資政姚嘉文、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董事長吳樹民、雷震民主人權基金諮詢委員陳信傑、立法委員賴品妤、謝聰敏胞妹謝秀美女士及立法委員王婉諭,在展場內復刻當年鄭南榕自焚殉難的《自由時代》週刊雜誌社總編輯室前合影。(文化部提供) |
李永得提到,當言論自由成為日常,甚至臺灣民主指數受國際評比為全球第八名的今天,雖然少了獨裁者內部的威脅和迫害,但仍面臨許多外來的威脅,大家必須團結,「知道自由得來不易,必須堅守自由價值」,共同團結遏止、導正假訊息,這也是此展覽重要的意義。
李永得指出,「自由的靈魂」選擇在中正紀念堂這個威權空間展出,更能彰顯自由的靈魂對抗獨裁者的勇氣,藉由兩邊展示的相互呼應,希望讓更多人從鳥瞰的角度看我們走過的歷史,「更能夠瞭解自由的珍貴,也是臺灣最值得大家呵護的價值。」
國家人權委員會主委陳菊表示,此次展覽見證臺灣人民對言論自由、出版自由、集會結社自由、思想自由、新聞自由等,勇敢的堅持、追求,不畏懼獨裁者、威權政府威脅。這些先行者流血、流汗、犧牲家庭幸福、犧牲生命、傾家蕩產,為的就是希望在臺灣這塊土地上,能夠呼吸自由的空氣、享受安定歲月的靜好。國家人權委員會將在人權教育上,與大家一起努力,因為只有重視人權的價值,我們對於任何不義的壓迫才有對抗的能力,「希望所有人都能夠看見自由的靈魂如何對抗獨裁者,最後自由靈魂會像鄭南榕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鄭南榕基金會董事鄭竹梅說到,「一個國家的文化如何記憶過去,代表一個國家怎麼看待他的未來」,從中正紀念堂堂外到堂裡花了數十年,但是這只是一個開始,未來臺灣的自由之路如何走下去,取決於大家的智慧及關鍵時刻意志力的展現。如同展場裡的人在關鍵的歷史時刻,憑藉著意志,做出關鍵的行動,進而影響了現在的我們,期盼邀請大家一起走進堂裡,讓這個展場不只是展場,而是一個對話的空間,一個帶著大家往前走,走向更自由的地方。
「自由的靈魂vs.獨裁者:臺灣言論自由之路」展覽以臺灣言論自由進程為主軸,依據1945年至今的歷史脈絡,分別以「言論箝制體制的形成」、「1945-1949年臺灣媒體浩劫與四六事件」、「1950年代《自由中國》與不分省籍的奮戰」、「1960年代言論窒息下無畏的身影」、「1970、1980年代黨外集體行動的挫折與突圍」、「1987-1992年最後一哩路的犧牲與衝撞」、「新時代的挑戰」等單元,呈現臺灣從人權黑暗到自由民主的艱辛歷程。
|
背版圖為攝影家劉振祥於1990年拍攝野百合學運,民眾聚集在中正紀念堂廣場的歷史影像;今(7)日記者會再度操刀,為政治受難者前輩、家屬及各界貴賓留下歷史性的一刻,與當年時空背景照相互呼應。(文化部提供) |
文化部指出,本次展覽入口特別以1990年野百合學運期間,臺灣人民在中正紀念堂聚集訴求民主改革的巨幅照片作為主視覺,相片不同過往攝影鏡頭總是聚焦政治人物的正面,反以臺灣人無懼無畏的容顏作為焦點。事實上,臺灣人民自1990年代起在中正紀念堂廣場一次又一次的群眾運動,早已開始解構中正紀念堂空間的威權意涵。今日開幕式上,文化部特別邀請這位32年前拍下此張相片,同時也是吳三連獎得主的劉振祥先生,擔任「文化部一日駐部藝術家」,在1990年這張歷史性相片前,再次記錄2022年此刻的另一個歷史性畫面。
展覽將於5至8月分別舉辦4場主題講座,包括介紹《懲治叛亂條例》二條一、《出版法》與報禁、《刑法》100條與思想犯、野百合學運等主題,歡迎有興趣的朋友一起來深入了解臺灣過去追尋言論自由的歷程,詳細活動資訊請至
中正紀念堂管理處官網及臉書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