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與李遠哲諾貝爾獎章零距離 臺史博"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一睹為快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2/9/28 下午 07:13:10 / 精品蒐藏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即日起推出「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將以最近距離的方式,呈現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捐贈臺史博的諾貝爾獎獎章,並藉由展覽連結呼應臺史博為臺灣歷史文化向下扎根,發展青少年學習的人文關懷。

文化部長李永得感謝中研院院士李遠哲慷慨捐贈文物予臺史博。(歸鴻亭攝影)
 文化部長李永得在今(28)日開幕式特別感謝中研院院士李遠哲慷慨捐贈文物予臺史博,李遠哲的成就及所伴隨的文物是「當代非常重要的文化資產」,期許臺史博應妥善典藏、研究及推廣。他除了是享譽國際的科學家,更因其熱愛土地、人民、國家,以及深具人文素養的情懷,將臺灣帶向世界。期盼透過本次特展及未來的教育推廣,「臺灣未來有更多的李遠哲」。

 李遠哲表示,一生的志願就是成為一個好的科學家,與志同道合的人打造美好的世界,即使這輩子獲獎無數,但是探求知識與真理才真正值得追求。捐贈獎章「並不是退出江湖,不再管事」,他依然積極強調呼籲全球暖化的問題嚴峻,年輕人面臨的未來一天比一天壞,大家必須醒過來,製造、生產、消耗模式要改變,因此,他提出「敢與別人不一樣」,期許大家用「更大的努力」一起改變社會。

自左至右為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李永得、中央研究院院士李遠哲、考試院長黃榮村與臺南市副市長戴謙,共同為「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揭開序幕。(歸鴻亭攝影)
 考試院長黃榮村指出,李遠哲善與人互動的特質讓其成為一位具有臺灣本土特色的庶民科學家,而所有文物捐給臺史博背後更高貴的意義,是將視自己為臺灣歷史一部份的認同感。臺南市副市長戴謙則表示李遠哲捐贈文物,臺南是最大的受益者,而今南科發展有成,也仰賴時任中研院院長的李院士促成了南北平衡的契機。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分享這次展覽不是以科技史,也不是以偉人傳的方式來進行展覽敘事,而是與大家分享臺灣這塊土地如何孕育出一位世界頂尖的科學家,以及這位科學家在獲得最高榮耀以後心繫回饋鄉土,促進這片土地在政治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關懷全球性的議題,產生深刻而實質性的影響。

「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合照。(歸鴻亭攝影)
 展覽分為「諾貝爾獎與李遠哲現象」、「尖端科學的在地扎根」與「實踐新故鄉」3大單元。「諾貝爾獎與李遠哲現象」單元展出諾貝爾獎獎章的原件,觀眾可以近距離的看到這面獎牌及專為李遠哲設計的獎狀花紋,並透過文獻史料瞭解當時臺灣社會形成的李遠哲現象;「尖端科學的在地扎根」單元,深入淺出讓觀眾瞭解李遠哲發明的「通用交叉分子束儀」為科學界帶來的重要影響,以及與張昭鼎等科學家創立中央研究院原子與分子科學研究所,為臺灣科學界開拓新領域的重要里程碑;「實踐新故鄉」單元娓娓道來李遠哲從科學發明、投入社會事務過程,至今仍持續不斷地為關注國際社會議題、推動科學教育及著眼於地球暖化的危機,期許人類社會與自然環境得以平衡的永續地球,並讓大家看見一位科學家為人類社會帶來的影響力。

「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現場。(歸鴻亭攝影)
 此外,展覽特別規劃諾貝爾獎頒獎典禮合照區、互動測驗遊戲等設計,以及臺史博獨家的採訪影片,讓觀眾透過輕鬆有趣的方式,認識不一樣的科學家養成歷程。「敢與別人不一樣-臺灣科學家的人文關懷特展」自即日起至2023年4月9日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一樓大廳展覽空間展出,更多展覽相關資訊可關注臺史博官網及臉書粉絲專頁
頻道:流行時尚 分類:精品蒐藏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22/9/28 下午 07:13:10
關鍵字:李遠哲,諾貝爾獎,臺史博,李永得,黃榮村,戴謙,張隆志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臺北時裝週AW24"整裝.待發" 文化奧運鳴槍起跑
服裝飾品 2024/4/15 下午 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