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 陽明交通大學曾銘綸獲特優獎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報導
2025/9/23 下午 04:50:15 / 未來天下

 為表彰產官學研各界使用國家實驗研究院的研發服務平台做出頂尖的科研成果,國研院徵選第5屆「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今年的特優獎由陽明交通大學電子研究所助理教授曾銘綸的研究團隊獲得,抱走獎金30萬元。其研究成果是「半導體超穎介面與矽光子、紫外光電及生醫檢測之應用」,所使用的研發服務平台是台灣半導體研究中心的「超穎透鏡結構製程平台」。

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蔡宏營致詞。(國家實驗研究院提供)
 國研院是國科會轄下的財團法人,成立的主要目的是配合國科會推動全國科技發展,以「建構研發平台、支援學術研究、推動前瞻科技、培育科技人才」為4大任務,促成科學創新及技術突破。國研院轄下的7個研究中心除建置國內大學難以單獨購置的貴重軟硬體設施外,更搭配專業人才與技術,設立各種研發服務平台,協助學研界研發尖端科技。

 陽明交大電子所曾銘綸團隊證實矽在深紫外光(DUV)照射下,會展現出「表面極化子效應」(surface polariton),大幅增強光與物質之間的交互作用,是開發新一代紫外光譜檢測晶片的理想材料,可提供前瞻奈米材料之檢測分析與生醫檢測潛在應用。另開發深紫外光氮化鋁超穎透鏡,可解析細微結構,並與東京大學合作,使用深紫外超快雷射製造出矽的微奈米結構,證實氮化鋁超穎透鏡於深紫外光電與工業應用之潛力。又開發可用於寬頻生醫檢測的鍺奈米光子晶片,已廣泛應用於生醫光譜與光電元件,且因此晶片之製程兼容於標準半導體製程,因此具有大量生產的潛力。

 獲得優等獎的團隊有4支,分別由臺灣大學土木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周中哲、中央研究院應用科學研究中心研究員包淳偉、清華大學奈米工程與微系統研究所清華講座教授李昇憲,以及成功大學物理學系教授張泰榕獲得。

 周中哲團隊使用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的「地震模擬實驗研究平台」,開發「鋼結構先進抗震技術研發及應用」。「挫屈束制斜撐」是增加建築物抗震能力的重要發明,周中哲團隊開發出「夾型鋼骨挫屈束制消能斜撐技術」,用鋼取代「挫屈束制斜撐」中會使用到的混凝土,這樣在建築物遭遇地震後,可快速檢測並處理,且以鋼骨製作的構件可重複使用,是環保永續的抗震技術。此外,由於難以在實驗場中建構全尺寸建築物來進行實驗,團隊利用電腦模擬搭配結構元件實驗,同步進行,將實驗數據隨時回饋電腦模型,以獲取建築結構在地震作用時的真實行為。

 包淳偉團隊使用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的「台灣杉2號AI超級電腦」,開發「結合機器學習與材料模擬,解構複雜化學材料的結構秘密」。高熵合金是近年來極度受到重視的新穎材料,然而其化學組成及其相應的微結構極為複雜。團隊以理論模擬結合實驗結果,成功破解了鈷鎳鉿鈦鋯高熵合金的原子結構,刊登於《自然》(Nature)期刊,並訓練能夠高效率還原量子化學計算結果的機器學習模型,來進行大尺度的機械性質模擬,首發現該合金獨特的機械性能與微觀結構的關聯,刊登於《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為將來藉由高性能計算開發新穎複雜材料提供了全新的方向。

 李昇憲團隊使用半導體中心的「CMOS-MEMS晶片設計與下線製作服務」,開發「CMOS-MEMS共振式電容換能器平台與雙間隙CMUT陣列」。團隊將獨家製程技術應用於「電容式微機電超音波換能器」(CMUT)的製造,首創擁有高效率超音波輸出與高接收靈敏度的「雙間隙CMUT-on-CMOS」,不僅獲選為IEEE IEDM 2024全球電子元件旗艦級國際研討會的Highlighted Paper,更獲得《自然電子》(Nature Electronics)期刊專題報導。之後並進一步整合CMUT與介面電路,打造「超音波單晶片系統」,可打造體積小、價格低的超音波探頭,希望能透過產學合作,開發家用、攜帶型的超音波檢測工具。

 張泰榕團隊使用國網中心「台灣杉3號超級電腦」,開發「新穎拓樸材料預測」。拓樸材料預測是未來拓樸絕緣體、拓樸超導體、量子電腦等前瞻技術研究的重要基礎,團隊的研究內容橫跨拓撲材料、量子異常霍爾效應、非線性電性、反鐵磁二極體與自旋閥等新型量子態,多篇論文刊登於《科學》(Science)、《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自然電子》(Nature Electronics)、《物理評論B》(Physical Review B)、《今日材料:物理》(Materials Today Physics)等頂級期刊,展現出團隊在計算凝態物理與材料科學的理論能力,且具備針對新奇量子現象提出模型與預測之能力,為未來在化學與生醫材料系統中的拓撲電子設計或智慧感測應用奠定紮實基礎;同時部分工作以實驗驗證材料設計的可行性,亦顯示其具備實用化的潛力。

 獲得佳作獎的4支團隊分別是:陽明交通大學工業工程與管理學系教授劉建良團隊,使用國網中心「台灣杉2號AI超級電腦」,開發「基於高速運算平台之深度學習多重應用:動態排程、智慧醫療與再生能源預測」;陽明交通大學光電系統研究所教授崔容滿團隊,使用國網中心「台灣杉2號AI超級電腦」,開發「融合理論建模與實驗創新以推動新興燃料電池技術發展」;臺灣大學化學工程學系副教授李奕霈團隊,使用國網中心「台灣杉3號超級電腦」,開發「結合量子化學與人工智能技術推動材料與化學設計的創新突破」;中央研究院環境變遷研究中心研究員林傳堯團隊,使用國網中心「台灣杉3號超級電腦」,開發「高解析度空氣品質預報及診斷模式之發展與應用」。

國家實驗研究院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大合照。(國家實驗研究院提供)
 國研院院長蔡宏營表示,國研院係以「追求全球頂尖、開創在地價值」為願景,在國科會的支持與指導下,建立各種研發服務平台,協助學研界開發頂尖的科研成果,期能創造新興產業,貢獻民生福祉。隨著科學進步,現在新科技的研究越來越複雜而困難,許多前瞻的科技研究,都要依靠團隊合作,並以先進的軟硬體設備做為支撐,而這些正是國研院所建立各種研發服務平台的強項。國研院希望藉由評選頒發「研發服務平台亮點成果獎」,鼓勵國內學研界更踴躍與國研院合作,使用這些以國家力量建構的研發服務平台,做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研發成果。
頻道:資訊科技 分類:未來天下
採訪:麻念台 日期:2025/9/23 下午 04:50:15
關鍵字:國研院,研發服務平台,曾銘綸,半導體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中國北汽新能源與臺灣裕隆汽車比一比
產業經濟 2025/9/29 下午 11:57:34
第6屆"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研討會"北京舉行
經史子集 2025/9/28 下午 11:56:18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中國北汽新能源與臺灣裕隆汽車比一比
產業經濟 2025/9/29 下午 11:57:34
第6屆"兩岸共同弘揚中華文化研討會"北京舉行
經史子集 2025/9/28 下午 11:56:18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2025全國科普論壇跨界對話淨零未來
經史子集 2025/9/22 下午 07:3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