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圖書館攜手農業部4大試驗所共同推動珍貴農業舊籍數位化保存與傳播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5/10/23 下午 08:17:16 / 經史子集
國家圖書館於今(23)日與農業部所屬的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水產試驗所及畜產試驗所攜手合作,共同簽署推動早期農業發展相關珍貴文獻與舊籍的數位典藏發展。此次合作象徵臺灣農業文化的永續傳承,也為各試驗所累積超過百年的知識資產注入新生命。
 |
|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中)與農業試驗所、林業試驗所、水產試驗所及畜產試驗所所長、副所長共同簽署合作推動珍貴農業舊籍數位化保存與傳播。(國家圖書館提供) |
國家圖書館館長王涵青表示,農業部各試驗所保存的文獻資料多為百年以上的古籍,每一頁均承載著臺灣以農立國、產業深耕的歷史軌跡。由國家圖書館透過現代數位科技,在紙質日漸脆化之前,將農作、林業、水產及畜牧等領域的實驗紀錄、研究成果與專業知識完整保存,不僅有助於學術研究,也有助於文化記憶的永續流傳。
此外,國家圖書館也特別指出,為因應即將於臺南市新營區成立的南部分館發展特色館藏,近年積極徵集科學與實驗性質的史料,包括研究筆記、實驗紀錄、照片與書信等,這些資料皆為重構當代社會與科技發展脈絡的重要素材。本次數位化合作項目中,包含多件極具歷史與研究價值的代表性文獻。例如農業試驗所收藏的《飼育日誌》,為1903年臺灣總督府農事試驗場昆蟲部人員手寫的昆蟲飼育紀錄,內容詳述煙草切根蟲的生態細節,對於當時害蟲防治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林業試驗所的《臺灣樹木誌》,則為著名植物分類學家金平亮三博士在1936年撰寫的代表作;水產試驗所的《臺灣水產要覽》,於1925年即有系統整理當時漁業資源與技術,是研究臺灣漁業史的重要依據;而畜產試驗所收藏的《農業部彙報》,則於1924年彙整當時多項農業技術與研究成果,為早期農政發展的關鍵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