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墾丁珊瑚群生態由多樣化走向"單調"


新網記者周煊惠台北報導
2012/9/11 上午 11:36:19 / 生態環保

 中央研究院和馬來西亞、澳洲組成的跨國研究團隊發現,過去26年的6次劇烈颱風、2次珊瑚白化事件,已使台灣墾丁萬里桐海域的珊瑚礁覆蓋率降低六成,且珊瑚礁生態從原本的多樣生態組合狀態,逐漸走向單調群聚,令人憂心。

 珊瑚的豐富生態,向來有「海洋熱帶雨林」之稱,台灣海域共有將近300種珊瑚,種類約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珊瑚生態多樣著稱,但這樣的多樣性卻可能出現危機。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表示,研究共分析1985年到2012年之間,台灣恆春半島墾丁國家公園西邊萬里桐海域的珊瑚礁群聚的變動,發現原本以枝狀「軸孔珊瑚」為主的群聚,已逐漸變成以山狀「微孔珊瑚」及「藍珊瑚」為主,而且活珊瑚覆蓋率在26年間降了6成3,多樣生態組合逐漸走向單調群聚,令人憂心。陳昭倫建議,首要之務就是要將旅遊型的國家公園變成保育型的國家公園,而且將保護區變為「禁採型」的保護區,將保護區適當劃分,在「禁採型」保護區,讓珊瑚完全不受干擾,好好復育,在生態恢復後,滿溢效應會讓區內的海中生物游到外圍,外圍才是可捕獲或是遊憩的海域。目前國內只有澎湖的青灣保護區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是禁採型保護區,他建議要搶救珊瑚生態多樣性,「禁採型保護區」必須即刻著手規劃管理。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研究員陳昭倫指出,民國74年時,萬里桐海域的軸孔珊瑚覆蓋率為25%,但在接連幾個大型颱風破壞後,到76年剩下5%左右。85年賀伯颱風加上87年的「全球大白化」,軸孔珊瑚比率已趨近於零,再也沒有恢復。

 陳昭倫擔心,台灣珊瑚礁生態從原本的多樣生態組合狀態,逐漸走向單調群聚現象,已影響魚類生態。當地海域的活珊瑚覆蓋率,也從1985年的47.5%驟減到2010年的17.7%,短短四分之一世紀,覆蓋率已大幅減少6成多;研究論文刊登於2012年8月30日的國際期刊《公共科學圖書館》(PLoS One)。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生態環保
採訪:周煊惠 日期:2012/9/11 上午 11:36:19
關鍵字:珊瑚,生態,保育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周煊惠報導
周煊惠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臺北時裝週AW24"整裝.待發" 文化奧運鳴槍起跑
服裝飾品 2024/4/15 下午 01: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