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找到"第22型小腦萎縮症"致病基因


新網記者周煊惠台北報導
2012/9/12 下午 10:12:52 / 卓越菁英

 台北榮總領先全球,最近成功找到第22型小腦萎縮症致病基因,原來是鉀離子通道基因中的某個胺基酸不見了,導致小腦神經細胞壞死,出現走路不穩、口齒不清、吞嚥不順等的症狀。

 「小腦運動失調症」就是俗稱的「小腦萎縮症」,患者會因為以小腦為主的神經系統退化而造成運動協調障礙,可分為「散發型」和「遺傳型」。目前在醫學上對「小腦運動失調症」的分類有四十多型,但只有十二型可以透過產前篩檢來及早預防患病胎兒生出。

 北榮神經內科主治醫師宋秉文表示,小腦萎縮症主要是因為小腦神經系統退化,造成運動協調障礙,導致患者走路不穩、頭暈、言語發聲模糊及吞嚥困難,病程有快有慢,嚴重者可能喪失行動能力或無法坐立而臥床,日劇《一公升的眼淚》、國片《帶一片風景走》就是描寫小腦萎縮症患者的故事。

 他說,人體23對染色體,其中第一對染色體分為40個區域,其中約有上百個基因,研究人員發現鉀離子通道基因中的某個胺基酸不見,導致鉀功能不正常,小腦神經細胞逐漸壞死。

 這個研究的突破,不但凸顯離子通道在小腦運動失調症致病機制的重要性,同時也提供治療小腦萎縮症的新方向。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卓越菁英
採訪:周煊惠 日期:2012/9/12 下午 10:12:52
關鍵字:小腦萎縮症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周煊惠報導
周煊惠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戴含芝高瀚諺打擊樂獨奏會"Inception"6月登場
文化藝術 2025/4/9 下午 04:16:02
認識戲曲文化 大葉大學國際學生畫臉譜
教育學程 2025/4/7 上午 12: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