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跨國研究證實 磁場扮演大質量恆星形成關鍵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09/6/13 上午 10:00:00 / 天文地理
大質量恆星數量少、壽命短,卻支配星際物質演化,大質量恆星如何誕生?最新研究證實,星際磁場是關鍵。
中研院天文及天文物理研究所籌備處美國籍工程師羅洛博士(Ramprasad Rao)參與由台、美、西班牙學者組成的的國際研究團隊發表成果顯示,星際磁場確實支配著大質量恆星形成的過程。
這個研究團隊由西班牙太空研究所(簡稱CSIC-IEEC)吉拉特博士(Josep Miquel Girart)領導,成員包括Arcetri Observatory的貝爾崇博士(Maria Teresa Beltrán)、美國哈佛-史密松天文物理中心的張其洲博士、西班牙巴塞隆納大學的艾斯特拉博士(Robert Estalella)、以及中研院天文所的羅洛博士等組成,利用中研院與史密松天文台合建的次毫米波陣列望遠鏡(SMA)觀測位於巨蛇座、距地球兩萬三千光年的星雲「G31.41+0.31」,研究成果登在最新一期《科學Science》雜誌上。
所謂大質量恆星指的是質量大於八個太陽質量的恆星,在本銀河系中,大質量恆星只佔所有恆星的百分之一,然而,星際物質(由氣體和塵埃組成)的外觀與演化情形和重元素的產生,卻是由大質量恆星所支配。關於大質量恆星如何形成的問題,在學術界已經討論了好幾十年。
在銀河系中,平均每一百顆類太陽恆星,才會有一顆大質量恆星。早期宇宙剛形成時,幾乎都是大質量恆星,很少有類太陽恆星,但隨著大爆炸的發生,大質量恆星分裂成第二代恆星或行星,連地球現存的重元素也是伴隨大質量恆星爆炸而產生。羅洛指出,此次發現對瞭解早期宇宙的形成非常重要,也有助於解開生命起源的謎團。
研究顯示,低質量與高質量恆星的形成具有一致性,這項突破性成果將提供研究外星系恆星形成非常重要的線索,有助於在相關領域的理論上作對比,同時對往後相關研究有重要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