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國樂胡琴 睽違22年香港中樂團訪台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12/11/29 下午 04:49:26 / 文化藝術
應香港週之邀,睽違台灣樂壇22年,香港中樂團終將來台,帶來《樂自香江來》音樂會。
|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樂見台港文化交流。(香港經濟貿易文化辦事處提供) |
香港中樂團藝術總監閻惠昌表示,台灣距離香港如此之近,卻相隔了22年,台灣樂迷素養很高,香港中樂團非常期待可以與台灣的樂迷見面,展現香港獨特的文化面貌,也感受寶島的熱情。
《樂自香江來》音樂會將於12月2日晚間在臺北市中山堂中正廳演出,由閻惠昌擔任指揮,獨奏家包括聲樂家張寧佳、古琴演奏家趙家珍以及小提琴柴亮,山西民間樂曲改編的《大得勝》、作曲家郭文景的《滇西土風》、吳華編幻想曲《秦‧兵馬俑》、奧斯卡電影配樂家趙季平的《幽蘭操》三部曲演奏不同風格的作品。
較特別的是香港中樂團是高胡、二胡、中胡的改革,香港中樂團研究發展部主任阮仕春表示,胡琴類的改革在保持原樂器的基本音色不變,演奏方法不變及樂器的外觀不變的前題下進行,將蒙在琴鼓上的蟒蛇皮換成PET聚脂薄膜,重新設計調整琴鼓內的曲線弧度及琴鼓內壁的厚度。
阮仕春說,利用PET聚脂薄膜厚度平均,振動數高,彈力強勁的特點,美化了原樂器的基本音色,也淨化了用蟒蛇皮厚度不一質量不均勻而產生的各種雜音。重新設計的高胡、二胡、中胡共鳴箱,確保傳統胡琴的音色韻味和演奏法不變之外,樂器的物理功能得以大幅度提升。而改革的新型板膜共震革胡及低音革胡,整套膜振弦樂在橫跨6組8度的音域裡,音色溶成一體,音量擴大3分之1以上,實現了整體音響在層次、織體、質感、厚度、響亮度上前所未有的突破。
香港中樂團於1977年成立,是香港唯一擁有85位專業演奏家的大型職業中樂團,享有「民樂翹楚」及「香港文化大使」之美譽,經常獲邀於國際著名音樂廳及藝術節演出,足跡遍及歐洲、美洲、亞洲、澳洲、北極圈等多個國家及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