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災發生未雨綢繆 政府應著手建設台灣備都
新網記者范詩敏台北報導
2013/3/27 上午 11:45:40 / 生態環保
3月28日是美國三哩島核洩漏事故發生34週年,三哩島核災34週年前夕,民進黨立委林佳龍、台聯立委林世嘉偕同環保聯盟創會會長施信民、非核家園大聯盟執行長李卓翰召開記者會表示,台灣為全球唯一把核電廠蓋在首都範圍內的國家,為避免首都遭逢核災,故提案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增訂「中央機關所在地應遷離於核子反應器設施廠址周圍50公里範圍之外」的規定,並於本會期完成連署,送交委員會審查,盼著手推動建設台灣的「備都」,讓中央政府機關遷離核子反應器設施廠址周圍50公里範圍之外。
林世嘉指出,以福島核一場半徑30公里為核災避難標準,全球211座現役核電廠中,在30公里圈內人口超過300萬人的核電廠有6座,而台灣就有3座,核一、二、四廠的30公里圈內,人口超過500萬,且還是包含金融、中央機關所在的首都台北。
林世嘉說,台灣是世界核電密度最高的國家,核電廠離首都也非常近,萬一發生核災,政府機關必須先撤離,救災應變可能因此停擺失能,同時,他也提出希望台灣成為「非核島」,而不是下一個「三哩島」。
林佳龍則表示,核電廠皆於台北盆地、屏東範圍內,台灣的重心都集中在台北,大台北依賴的翡翠水庫更只距離核電廠5公里,一旦發生核災,將成為重災區,影響整個大台北。相較於日本在福島核災後,基於分散風險概念,將部分國家機構從現在的首都東京轉移到大阪。
他說,日本311後採20公里的疏散範圍,美國甚至訂出80公里的汙染控制區,台灣以核一和核二為中心,5公里的翡翠水庫若受損整個大台北都遭殃,20公里包括基隆和部份的新北市,50公里的人口有735萬之多,包括台北、新北市和宜蘭,這些都是一級災害區。
林佳龍指出,台北盆地位於核一、核二和核四的直接威脅範圍內,龐大的國家機構、金融中心、軍警國防全部聚集在飽受核能災害威脅的台北市區,而南台灣高雄、屏東又壟罩在核三廠的災害陰影中,台灣應比照日本分散風險,因此應逐步進行首都減壓,研議、推動「備都」建設,因此台中市為最佳副首都的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