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臨床經驗系統整合 臺大醫院打造全方位醫學級減重計畫幫助健康瘦不復胖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5/7/25 下午 04:00:32 / 經史子集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肥胖已經成為全球已開發國家流行的文明病,而且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肥胖和許多疾病相關。資料顯示,臺灣10大死因中有8項跟肥胖有關,包含癌症、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近年肆虐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肥胖者的死亡率是非肥胖者的3.68倍。
 |
臺大醫院營養新書發表會現場。(歸鴻亭攝影) |
「我今年57歲,以前總覺得自己是『壯』,直到開始吃高血壓藥,才發現脂肪過多不是好事…」這是一位臺大醫院減肥班學員林小姐的親身分享。從多次嘗試自我減重失敗,到成功減去8公斤、血壓藥可以減半,她靠的不是節食、斷食或激烈運動,而是一場由臺大醫院專業醫療團隊全方位陪伴的「行為轉變」。
 |
臺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說明該院自1994年開辦減肥班至今已超過30年。(歸鴻亭攝影) |
臺大醫院副院長婁培人表示,該院自1994年開辦減肥班至今已超過30年,累積無數成功經驗。今年結合醫師、營養師、運動教練、物理治療師與精神醫學專家等17位跨領域專業,推出更完整的醫學級減重計畫,融合飲食管理、個別化運動與心理調適3大核心策略,幫助學員從根本建立「易瘦體質」,有效減重、避免復胖,進一步改善慢性病與整體健康。根據統計,學員在課程結束後平均減重近6%,並有效改善血壓、血脂與血糖控制。多位學員在減重後成功減藥,甚至逆轉代謝疾病。為讓無法親自參與課程的民眾也能受益,臺大醫院特別將多年課程精華整理成專書,內容涵蓋科學減重方法、飲食與運動建議、常見錯誤迷思與實例故事,幫助更多人掌握正確減重觀念,打造能長期維持的健康生活型態。
 |
《臺大醫院減肥班8週燃脂瘦身全書》中收錄自2017~2019、2023~2024年的課程。(歸鴻亭攝影) |
這本專書《臺大醫院減肥班8週燃脂瘦身全書》中收錄自2017~2019、2023~2024年的課程 (中間因為疫情停辦),共有112名學員完成課程,學員平均年齡為46歲,主要集中在40~60歲之間,其中女性占80% (89人),男性占20% (23人)。平均體重為82.7公斤,身體質量指數(Body Mass Index, BMI)為30.9,腰圍平均為100.2公分。結果共減掉545公斤,平均每人減重4.9公斤,約近原始體重的6%;腰圍平均縮小5公分,相當於褲子尺寸少了一號;BMI從30.9降至29.1,體脂率也下降了2.61%。
 |
《臺大醫院減肥班8週燃脂瘦身全書》宣傳大合照。(歸鴻亭攝影) |
減重的過程,希望減少的是體脂肪,而非身體的肌肉量。因此,合理適當的減重目標通常設定為每週減少0.5~1公斤體重,每個月減重目標約為2~4公斤。掌握減重時的營養黃金比例,除了參考「每日飲食指南」與「我的餐盤」概念之外,新書《臺大醫院減肥班8週燃脂瘦身全書》中也教導民眾減重時的營養要如何吃對才有效?例如:蛋白質攝取關鍵是「均衡攝取」,而不是極端的高蛋白低碳水飲食,可根據個人體重、運動型態和目標來調整,像是減重者建議每公斤體重攝取量為1.2~1.6克;規律中低強度運動者,則為1.6~2.0克;高強度訓練者每公斤體重可攝取2.0~2.5克的蛋白質。又例如:未精緻的碳水化合物含豐富膳食纖維,攝取後消化速度較慢,可穩定血糖,提供長效的能量來源,減少脂肪囤積,更易控制體重,是「有力氣減重」的關鍵。減重時,建議占每日總熱量的40~50%,運動前1~2小時與運動後30~60分鐘,攝取「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能幫助燃脂與肌肉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