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多長者罹病 標靶固定療法可縮短用藥時間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25/11/13 下午 06:51:31 / 醫療保健

 最新癌症登記報告,全台慢性淋巴性白血病(CLL)患者合計270人,占白血病個案數1成,且呈逐年上升趨勢。健保署自2025年10月起正式擴大給付新一代BTK抑制劑,讓更多患者不必「化療苦撐」。

臺大醫院血液腫瘤科田豐銘醫師。(歸鴻亭攝影)
 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田豐銘表示,CLL病人發病年齡高,多數高於55歲,且9成病人合併慢性病,早期只能有化療一種治療選項,近年則有新型標靶藥物可用,且健保給付逐步擴大,最新治療模式則是「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患者不需持續用藥。

 田豐銘表示,CLL病人年紀大,難負荷化療副作用,通常需要減輕劑量,卻可能導致療效不佳,形成治療困境,國際文獻指出,標靶治療對這類病人有所幫助,過去健保雖給付用藥,但僅限特定基因型病人,真正能用藥的病人屬少數,根據2021年國內調查,CLL病人治療概況,最多病人仍使用化學治療。

 「新型口服標靶藥物,可降低CLL疾病進展幅度達72%。」田豐銘說,近期藥物給付擴大,適用病人增加,但為達治療效果,病人必須長期用藥,時間短則5年,若治療效果好,有時病人用藥長達10年仍需持續用藥,近期有新型「固定療程療法」,以標靶藥物組合治療,病人用藥14個月就能停藥,且復發比率不高,也能減輕病人用藥副作用。

 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指出,BTK抑制劑已是全球主流治療,這次擴大給付讓台灣正式與國際指引接軌,也填補二、三線用藥缺口,「讓患者前後線治療都有完整選擇」。更多人終於不用終身吃藥:「14個月固定療程」成突破,可停藥、生活品質大提升。另一項令病友振奮的進展,是食藥署已核准「雙標靶組合的14個月固定療程」新適應症。

 葉士芃說明,這項療法相較化療,可降低35%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且最大特色是治療結束後可停藥,但仍能維持疾病控制,大幅減輕長期用藥帶來的副作用累積。CLL治療已邁向短療程、長控制的時代。固定療程讓患者生命可重新回到常軌,醫療成本更可預期,也降低病友與家庭心理壓力。

 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分析,血癌分淋巴性、骨髓性、慢性、急性組合共4類,病程往往來勢洶洶,且治療時間長,對於醫師、護理人員而言,在照顧上均面臨很大衝擊,基金會深耕血癌照護,打造「血癌友善病房」,及「血癌攻略」LINE聊天機器人,幫助病人在住院照顧、疾病衛教、心理支持等層面可即時活得完整照顧。

自左至右為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田豐銘、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理事長柯博升、中華民國血液及骨髓移植學會理事長葉士芃與癌症希望基金會執行長蘇連瓔。(歸鴻亭攝影)
 衛福部健保署今年10月擴大給付BTK抑制劑作,食藥署核准雙標靶組合14個月固定療程新制應證,可望提升患者治療品質。不過,台灣血液病學會理事長柯博升說,在各項血液疾病中,CLL治療與國際治療標準相距較遠,近年健保雖擴大給付,但仍無法一次到位,加上國內檢測方法也還需努力,學會將致力研發,盼一、二年內跟進國際,讓病人及早確診、及早用藥。
頻道:養生健康 分類:醫療保健
專題:歸鴻亭 日期:2025/11/13 下午 06:51:31
關鍵字:白血病,田豐銘,葉士芃,蘇連瓔,柯博升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法國影后伊莎貝.雨蓓再度來臺飾霸氣女王
文化藝術 2025/11/10 下午 06:4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