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瑞穗鶴岡文旦木日光文旦驛站推動在地農業深度旅遊-"琥珀原民食農趣"體驗行之二
新網記者麻念台花蓮特稿
2025/11/19 下午 11:10:14 / 國民旅行
農業部從前身農委會時代就為了替921重建區內7縣市的農業營造商機、帶來「希望」,在臺北市建立「希望廣場」,發展成為大臺北區重要的假日農市,更是生產者與消費者的互動橋樑。地方上同樣以「農夫市集」(Farmers Market)營造在地農民文化友善的交易場所,樂遊洄瀾同樂會就是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花蓮分署安排的活動。
 |
| 花蓮瑞穗木日光文旦驛站舉辦的「樂遊洄瀾・農村旅遊交流同樂會」。(歸鴻亭攝影) |
在花蓮瑞穗木日光文旦驛站舉辦的「樂遊洄瀾・農村旅遊交流同樂會」,20個攤位熱鬧無比,但可以感受感受農村慢步調但充滿人情味的氛圍,該站共分為集貨場、觀光果園及站前店3個場域,一年四季均以鶴岡文旦柚為主題,推動在地農業深度旅遊,每年文旦柚產季開放採果及鮮果銷售,非產季期間結合生態、環境、食農、天文等議題導覽解說、手作及餐飲等體驗活動。
 |
| 木日光文旦驛站執行長楊淑惠教導遊客體驗DIY製作柚子果醬。(歸鴻亭攝影) |
木日光文旦驛站執行長楊淑惠表示,鶴岡文旦在文旦的各大產區當中,因為正在北回歸線23.5度緯度關係日照較少採收最晚,比麻豆遲兩星期,在銷售上也較有壓力,不過柚子耐放,不一定要搶在中秋節前購買,如果要自己吃,白露這段時間採摘的柚子品質最佳。瑞穗的柚農們為了不浪費生產過剩的柚子,積極研發各種柚子周邊產品包括柚皮蜜餞、各式柚子沾醬、柚子鹽、柚子蚊香、洗沐清潔用品等,不僅天然、健康又環保永續,今日則讓遊客體驗DIY製作柚子果醬,當成早餐塗抹吐司是絕佳配料。
 |
| 今日是以果肉淡粉紅色絨層和果肉細緻而色澤猶如女性的紅潤容顏而得名的西施柚製作果醬。(歸鴻亭攝影) |
柚子有麻豆文旦、白柚、紅柚,也有天然雜交的葡萄柚品種,今日是以果肉淡粉紅色絨層和果肉細緻而色澤猶如女性的紅潤容顏而得名的西施柚製作,甜度非常高,果肉水分充足,富含維生素C和抗氧化劑,最累的是把西施柚切開仔細去除柚子皮以免果醬變苦並去籽,放入鍋中倒入砂糖、就只要注意檸檬汁等材料,先以小火煮至出水,再轉中火翻炒收汁至濃稠呈金黃色,依個人喜好加入蜂蜜或麥芽糖拌勻,趁熱裝入消毒過的玻璃瓶中,倒置使內部真空放涼後冷藏保存。
 |
| 楊淑惠說明,目前11月柚子園已經進入整枝與施肥階段。(歸鴻亭攝影) |
楊淑惠說明,每年3至4月是花蓮瑞穗鶴岡文旦柚子花綻放時節,此地有600多公頃文旦柚園,佔全台8分之1左右面積,年產量1,600萬斤,約為2,000萬粒的文旦,自白露前後開始採收,採收後先貯藏7至10日辭水,表皮多餘水分蒸發使原為淡綠色的外皮轉變為黃綠色,即為甜度最佳時候,目前11月柚子園已經進入整枝與施肥階段。
 |
| 木日光文旦驛站輔導轉型為休閒農業,用父親名字常沒人會念的「榥」拆解為木日光,建立品牌。(歸鴻亭攝影) |
回鄉協助家族事業的楊淑惠推動在地農業深度旅遊,從毫無經驗到跟著父親楊儒榥花了超過10年,從文旦極怕天災颱風,也太綁定中秋節慶節後價格馬上崩落,且採果完全仰賴人工,分檢幾乎半機器半人工,每年營收都不穩定,逐漸接受輔導轉型為休閒農業,企業化經營後思考樹木需要陽光,就用父親名字常沒人會念的「榥」拆解為木日光,建立品牌。
 |
| 推動臺灣在地推動寓教於樂柚鄉產地旅遊。(陳彥良攝影) |
結合在地地景及天文時令解說,體驗最佳全食主義的柚香餐飲,木日光文旦驛站推動寓教於樂的柚鄉產地旅行值得推廣,幫助偏鄉果農生存,也可以推動臺灣在地推動寓教於樂柚鄉產地旅遊的發展契機,讓花東縱谷的鄉村裡擁有觀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