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阿美傳統風味料理蛇紋石煮食的石頭火鍋-"琥珀原民食農趣"體驗行之七


新網記者麻念台花蓮特稿
2025/11/20 下午 11:49:07 / 國民旅行

 阿美部落原民食農是此行重點,共2次中餐2次晚餐,3家的菜色幾乎完全相同,都說食材是以當地山海資源為基礎,菜色幾乎都是烤吳郭魚、白斬土雞、烤馬告山豬肉、豬腳、鮮蝦、南瓜、黃金厥菜、翼豆、月桃心與樹豆排骨湯等等。

阿美部落原民食材是以當地山海資源為基礎的料理。(歸鴻亭攝影)
 但最有特色也最好吃的是阿美族傳統料理使用熱石頭煮食的石頭火鍋,說是往昔族人出門在外,只要攜帶鹽與食物平常就是魚肉,煮食用具則就地取材檳榔葉鞘編成或竹筒挖空的容器,配上隨手可得的野菜,就能變出一道極為可口的鮮魚料理。

阿美族將木材燒熱置入蛇紋石以便煮食石頭火鍋。(歸鴻亭攝影)
 這道風味料理是先將木材燒紅,再把蛇紋石置於火紅的木炭中,讓石頭也熱到約6至8百度,然後夾起石頭快速漂過清水以除去灰燼,立即放入預先放好的魚肉與野菜湯鍋內,鍋內清水立刻冒泡沸騰,幾分鐘就是一道美味佳饌。

阿美族傳統料理使用熱石頭煮食的石頭火鍋。(歸鴻亭攝影)
 光看遊客一碗接一碗,這道以花蓮、台東等地常見的蛇紋石煮出來的石頭湯有多好吃,考證使用流傳千年的石煮法,最經典的例子是花蓮美崙溪河口花岡山遺址中新石器時代晚期石煮法的考古遺跡,顯示在沒有現代化條件下的幾千年前當地原住民,是如何利用智慧過活的寫照。

這道風味料理把蛇紋石置於火紅的木炭中再放入預先放好的魚肉與野菜湯鍋內,幾分鐘就是一道美味佳饌。(歸鴻亭攝影)
 根據學術研究,臺灣原住民是南島語系民族已在臺灣生活了約8千年,由於島嶼生態的破碎性讓不同族群發展出因地制宜的生存模式,飲食文化也會不同,泰雅族、布農族有小米輪耕制度,達悟族配合黑潮迴游有飛魚祭,阿美族Ilisin豐年祭更是古老傳統的祭祀活動,熱石頭煮食物的作法應該可以列入教材,讓更多人瞭解先民生活。

熱石頭煮食的石頭火鍋是先民生活智慧的展現。(歸鴻亭攝影)
 民以食為天,此次「原民食農趣」從花蓮各種農作物生態導覽,到瞭解傳統作物以至推廣食農教育,連結農產、農旅及文創產業發展,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還特別兩年前出版《島嶼食紀:食農趣》,介紹25種在地食材,與臺灣的環境生態、人文風情相互連結,探索在地飲食、文化及產業。

這道以花蓮、台東等地常見的蛇紋石煮出來的石頭湯美味無比。(歸鴻亭攝影)
 這次花蓮縣政府辦理花蓮軸帶農業旅遊,希望災後繼續開啟農遊新風貌,將3年前啟動分別為碧藍(壽豐、鳳林、萬榮)、琥珀(光復、瑞穗)及黃金(玉溪、卓溪、富里)軸帶再加強宣傳,此行只是今年3分之1的行程;碧藍軸帶設定有機農業、養殖漁業及客家文化主軸、琥珀軸帶的23.5度、食農教育及水源生態與黃金軸帶的里山里地、黃金農業、多元文化及生態療育,由政府與地方區域業者依主軸發展,共同推出跨鄉鎮的軸帶體驗,值得逐步再推動「花蓮軸帶」以恢復地方災後復甦力道,值得稱許。
頻道:觀光旅遊 分類:國民旅行
專題:麻念台 日期:2025/11/20 下午 11:49:07
關鍵字:阿美,蛇紋石,石頭火鍋,原民食農趣,軸帶農業旅遊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麻念台報導
麻念台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
衛武營2026上半年逾30檔票券開賣
文化藝術 2025/11/17 下午 06: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