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大規模 U Café 3.0首度26家醫院+15家衛生局聯手推動愛滋友善醫療新里程碑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5/7/15 下午 07:52:50 / 醫療保健
由台灣愛滋病學會與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發起的U Café應援活動今年邁入第3年,持續以咖啡為媒介,開啟友善對話。過去兩年粉紅胖卡已於全台醫療院所進行將近50場巡迴,從南到北搭起醫病之間的友善連結,用U世代零歧視的精神及溫暖的咖啡,拉近醫病距離、溫暖每一位感染者的心。
 |
U Café應援活動今年以「在U世代·We Unite」為主題,強調打造愛滋友善醫療衛生體系的重要性。(台灣愛滋病學會提供) |
為進一步推動更友善的愛滋醫療環境,今年U Café應援活動創下史上最大規模,以「在U世代·We Unite」為主題串聯全台26家參與疾管署「推動營造愛滋友善醫療服務計畫」的醫療院所,並首次加入15家縣市衛生局共同參與。透過3週串聯全台41家醫療衛生體系單位,以一杯溫暖的咖啡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並翻轉社會對愛滋的刻板印象,共同打造真正無歧視的醫療照護環境。
聯合國愛滋規劃署針對愛滋防治提出,希望在2030年達到「95-95-95」目標,即95%感染者知道自己的感染狀態、95%感染者有服藥、95%服藥感染者達到「U=U」。台灣已在2024年達到「92-96-95」的優異成績,遠超過全球平均之「86-89-93」。所謂「U=U」,也就是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愛滋病毒量測不到=傳不出去),指感染者穩定接受抗病毒藥物治療,並維持體內愛滋病毒量有效抑制達測不到(<200 copies/ml),就不會透過性行為傳染愛滋病毒給他人,這項科學證據已獲國際醫學界廣泛認同,為愛滋防治帶來重大的突破。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表示:「長期以來,愛滋病毒感染者面對的不僅是疾病本身,更有來自社會的污名與誤解,這也讓不少人因恐懼而延誤篩檢與治療。愛滋在現代醫療下已是一種可控制的慢性疾病,希望社會大眾基於科學實證,正確認識愛滋,消除疾病歧視,給予感染者平等的對待,共同朝全球愛滋防治愛滋3零(零新增、零死亡、零歧視)願景及消除愛滋目標前進。」
儘管台灣在愛滋治療方面表現優異,醫療現場仍存在些許的誤解與偏見。根據去年全台首度針對醫事人員進行的《愛滋認知度調查》結果顯示,逾8成醫事人員不清楚U=U概念;兩成在面對愛滋感染者時產生不必要的恐懼或採取過度防護措施;且有超過一成僅於感染者達U=U時願意提供服務。這些誤解與負面態度可能對感染者造成2次傷害,使其在尋求醫療協助時面臨額外的心理壓力,突顯建構友善醫療環境的迫切性。愛滋感染者如同所有人一樣,都有各種跨科醫療需求。在U=U的科學基礎下,感染者能夠安全地在任何醫療院所接受治療。本次參與活動的醫院皆為參與疾管署「推動營造愛滋友善醫療服務計畫」的醫療院所,率先響應、展現友善醫療的典範,透過多專科團隊的示範,期望讓更多醫療院所了解,愛滋感染者在達到U=U後,可以像所有人一樣在各科別獲得平等、專業、友善的醫療服務。
愛滋病毒主要透過3大途徑傳染:性行為傳染、血液傳染和母子垂直傳染,無法透過空氣傳播或飛沫傳染,因此不會經由日常的握手、擁抱、共用餐具、廁所或辦公設備等方式傳染。
台灣愛滋病學會理事長盧柏樑表示,「在醫事人員的基礎訓練中,對所有病人都會採取標準防護措施,包括適當的手部消毒與配戴手套等,以降低潛在的傳染病風險。愛滋病毒的存活能力相當有限,離開人體後即迅速喪失感染力,因此無須採取隔離或特殊防護措施,標準防護即能有效防止感染風險。」即使發生針扎等職業暴露意外,感染愛滋病毒的機率也相當低,且政府已建立完善的暴露後預防機制,提供及時的醫療評估和預防性投藥。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從未有醫療人員因職業暴露而感染愛滋的案例。
台灣愛滋病護理學會理事長柯乃熒強調,「從醫護人員的角度來看,當醫護人員缺乏正確認知時,因為內心的不安往往會採取過度防護措施。這不僅讓感染者感受到歧視,也增加護理師的心理負擔。透過正確的愛滋教育,我們發現護理師能更自在地提供照護,感染者也能獲得應有的尊重與專業服務。」
 |
第3年U Café應援活動創下史上最大規模,獲全台26家醫院與15家縣市衛生局共同響應。(台灣愛滋病學會提供) |
第3年的U Café應援活動將於7月14日至8月1日展開為期3週的全台巡迴,此次更獲得3年來最多家醫療衛生體系單位熱烈響應,共計26家醫療院所與15家衛生局加入巡迴行列,共同承諾為愛滋感染者提供平等、尊重且專業的醫療服務,讓每位病人都能在友善、安全的環境中獲得應有照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