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為首頁
加至最愛
檢視信箱
進入商場
前往藝坊
 
現在時間 現在時間

Hi, 您尚未登入喔! 會員 登入 註冊

略過巡覽連結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 臺文館"文學處方"暖心發表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報導
2025/10/30 下午 06:42:58 / 經史子集

 國立臺灣文學館今(30)於臺北臺灣文學基地舉辦《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給照顧者的文學處方》新書發表。

臺文館《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新書發表,由館長陳瑩芳致詞揭開序幕。(國立臺灣文學館提供)
 臺文館館長陳瑩芳表示,臺文館自2023年「寫字療疾—臺灣文學中的疾與療」特展、2024年「海馬打點滴:你有所不知的文學療癒」特展以降,便持續探索文學參與社會的可能方案,致力串連產、官、學力量,朝各年齡層開發「臺灣文學處方箋」,持續推出「心理師的文學療癒之旅」、「引錄劇場工作坊」、「親子共讀處方箋」等活動,而今發表新書《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正為臺文館進一步回應高齡社會的需求:感謝聯經出版社及多位合作夥伴、12位作家的授權來共同推動這項跨域計畫,結合文學、醫學與心理學,以臺灣文學的溫度與書寫的力量,為照顧者帶來真實且深刻的陪伴。文學不僅存在於書頁之中,更在日常生活裡無所不在,能以閱讀、書寫、聲音與抄寫等多元形式引發共感與反思。本書以「文學讀本」加上「伴寫手冊」的創意設計來呈現「文學處方」概念,期望成為促進心理韌性與文化參與照護的新媒介。

 聯經出版事業有限公司總經理陳芝宇提及,臺文館的理念「讓文學走進生活」讓人深受感動,文學與照顧、陪伴的結合極具創新性與必要性。這本書不僅是為愛好文學的人而作,更是一份送給所有臺灣人的禮物,能在面對長照與失落時帶來力量與安慰。陳芝宇也以自身照顧父母的經驗分享,照護雖艱難卻是珍貴的歷程,而《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正是幫助人們在這段旅程中找到溫柔支撐的重要作品。

與會貴賓共同見證《陪伴彼此,走得更遠》新書出版。(國立臺灣文學館攝影)
 擔任新書「文學讀本」主編的吳妮民醫師,也是林榮三文學獎、時報文學獎、梁實秋文學獎、臺北文學獎4大散文獎得主,提到這次編輯計畫歷時半年,凝聚了編輯團隊與12位作家的共同努力。書中21篇作品以「病來了,淚來了」、「新的關係、心的關係」、「和解與告別」3個單元貫穿,呈現從面對疾病、建立關係到最終和解的生命歷程。吳妮民自己22歲時就讀於成大醫學院時,正是臺文館甫成立之時,當時的系列大型文學講座給予其豐潤的文學滋養,多年後能為臺文館策劃出版這本書,意義格外深遠,也象徵文學陪伴生命的延續與成長。

 本書「伴寫手冊」撰文黃素菲心理師分享,能與醫師、作家及臺灣文學館合作是一段珍貴且跨領域的經驗。黃素菲指出,敘事治療的核心在於「傾聽故事,讓說故事的人成為主角」,而書寫本身也是一種療癒過程,能幫助人們在文字中找到安慰與自我理解。談及個人學思歷程,黃素菲笑言從理性取向的心理學研究轉向文學與敘事,使他「找回回家的感覺」。

約40位貴賓蒞臨新書發表,共同見證《陪伴彼此,走得更遠》發行即再刷。(國立臺灣文學館攝影)
 《陪伴彼此,走得更遠》內含兩冊書籍:「文學讀本」與「伴寫手冊」,分別由醫師作家吳妮民與敘事治療專家黃素菲教授策劃。前者精選12位臺灣文學華、台、客語小說及散文作品,每篇均附有聲錄音,期望降低閱讀負擔,讓文學的聲音陪伴繁忙的照顧日常;「伴寫手冊」則為42天的趣味讀寫計畫,鼓勵讀者透過寫作與引導提問,在抄寫、紀錄、回憶等過程中抒發情緒,重新定義「照顧」這條艱難而漫長的生命之路。
頻道:捐贈贊助 分類:經史子集
採訪:歸鴻亭 日期:2025/10/30 下午 06:42:58
關鍵字:文學處方,陳瑩芳,陳芝宇,吳妮民

留言版

文章主題
(回覆時可不用填)
姓 名
評 等
    
Email
驗證碼
ABC (有分大小寫)
留言內容

回覆主題
圖片
     

閱讀更多歸鴻亭報導
歸鴻亭報導列表

閱讀更多新網專題
新網專題列表
救國團73週年團慶誓言推動"造夢10大建設"
文教活動 2025/10/31 下午 05:09:34
國立臺灣交響樂團80週年 回到樹心會館再啟航
文化藝術 2025/10/27 下午 07:14:13

閱讀更多新網新聞
新網新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