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間彌生"我的未來坐在岩石上" 屏東農生園區新景觀
新網記者黃振文台北特稿
2010/7/8 下午 10:03:55 / 文化藝術
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為傳達產業特性和永續精神,以及工作的研究人員對生命科學、農業技術和生物科技研究的熱情投入,特別邀請日本當代國際知名藝術家草間彌生,為園區創作一個公共藝術,這是草間彌生首度在台灣設置的大型公共藝術作品。
 |
草間彌生為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創作的"我的未來坐在岩石上"。(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提供) |
草間彌生的公共藝術創作多以有機造型為主,包含有細胞、植物花卉、動物人體,作品呈現的色彩鮮豔豐富,代表著藝術家本人對於生命繁衍的熱情。
草間彌生工作室的首席助理高倉功表示,特別為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創作的公共藝術《我的未來坐在岩石上》,是以南瓜作為其表現形式,由於她經歷二次世界大戰及那段期間物資匱乏年代,南瓜是日本人當時每天的主要食物,因而對南瓜特別有感情,成為她作品的主題概念。南瓜在台灣俗稱金瓜,代表多子的意思,不僅與藝術家的創作理念相合,這個南瓜雕塑,所傳達出繁殖繁衍、生生不息的意象,更能成為園區的象徵,也希望能替台灣帶來好運。
|
草間彌生無法來台,但專程錄製感謝影片。(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提供) |
特別代表草間彌生前來出席記者會的高倉功說,草間彌生的作品廣為日本美術館收藏,在國際間亦具有相當高的知名度,草間女士很高興自己能夠替「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創作一個公共藝術,雖然無法親自來台,但是她所想要傳達的和平與愛和充滿無限希望的未來,已經透過這件作品的設置一同坐落在台灣的土地上。
該工作室的另一位助理川崎陽子也說,82歲的草間女士相當重視本次作品的設置,因背疾不適無法搭機來台,但多次派人往返台、日進行探勘和彙報當地的氣候、地形等資料,希望能夠完美展現出作品的生命力。
日本的NHK電視台製作的草間彌生專輯,亦派員前來屏東農業生物科技園區,拍攝此公共藝術的設置過程,這將是台、日雙方在藝術交流上的一個重大里程碑。
蔚龍藝術有限公司總經理王玉齡表示,草間彌生1929年出生於日本長野,藝術版圖橫跨各種不同領域,包括繪畫、軟雕塑、行動藝術、裝置藝術等,也是日本知名的小說家、詩人。
王玉齡說,她這次以1200萬元參與屏東農業生物技術園區裝置藝術,價格遠低於行情,草間彌生希望以她的南瓜作品傳遞愛與和平的訊息,很高興參與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