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新春文薈缺乏新意 年年老面孔沒見新生代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4/2/16 下午 10:16:28 / 文化藝術
每年春節過後,中華文化總會照例在臺北賓館舉行新春文薈,今天下午會長劉兆玄與總統馬英九、文化部長龍應台一起出席,參加的大都是老面孔,比起往年感覺缺乏新意。
|
總統馬英九在2014新春文薈提國片在大陸創造30億票房,那些創造票房的編導製演幾乎全部不在受邀出席之列。(歸鴻亭攝影) |
這項招待藝文人士的新春聯誼茶會,馬英九幹了6年總統,他致辭時也說參加了6年;過去準備的節目比較多樣,也會邀請總會副會長與幾位藝文大老一起上台,今年就由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唱幾首《六月茉莉》、《鳳陽花鼓》、《外婆的澎湖灣》等歌曲,講得好聽簡單隆重,對文化界諸多老前輩來說似乎也略顯寒傖,倒是年年由經國管理暨健康學院餐飲廚藝系準備的美食,讓一年一次難得聚首的藝壇人士邊吃邊聊,算是發揮聯誼的功效。
劉兆玄致詞時表示,每年舉辦新春文薈,希望借機讓文化界的大家聚一聚聊一聊對未來的展望,文化總會是財團法人,資源有限,但從沒忘記自己的高度,希望未來能繼續發揮創意,為台灣藝文界服務。
|
中華文化總會會長劉兆玄提到該會有其高度,到底有多少文化界人士認同這樣的高度應該發一份問卷調查一下。(歸鴻亭攝影) |
馬英九則指出,文化部成立後,在各個領域將台灣打造為底蘊深厚的文化國度,像是推動「藝術銀行」,透過藝術作品的選購、租賃,讓公共空間成為台灣藝術家的生活畫廊。另外,文化部也在推動「國民記憶庫」,打造一個台灣故事島,目前已蒐集1千多則與台灣有關的故事,希望藉此讓下一代了解台灣的歷史與文化。
他還繼續說明政績,在文化部推動的各項工作中,較為外界熟悉的就是推廣國片,去年國片觀賞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許多,在台灣與中國大陸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台灣銷往大陸的電影數量不受限制,光是目前已銷去的21部國片,票房就高達新台幣30億元,而大陸到台灣來1年限10部電影,我們過去的話是不限數目,我們賣去了21部。他們的10部電影在台灣票房大約6,700多萬,整整是他們的45倍。
|
受邀參加新春文薈大都是年歲極高的文藝大老,對年輕一代的a cappella拉縴人男聲合唱團唱歌沒有什麼共鳴。(歸鴻亭攝影) |
這些官樣說詞其實台下的文藝人士並沒有多大興趣,而真正主管文化的龍應台則只是總統跟班似的沒有任何對參加的文化人士說話的機會;放眼望去,幾乎都是超過6、70歲的居多,大家在開始聯誼時三三兩兩聊天寒暄,心底都在想,去年到今年又少了多少位,以他們的年齡還能再參加多少次,見面的歡愉中或許心頭帶有幾許惆悵。
對中華文化總會來說,應該思考長江後浪推前浪,年年邀請的文藝圈人士也年年凋零部份,是沒有邀請中生代或新生代參加,還是年輕少壯一輩根本沒興趣前來;劉兆玄說要為台灣藝文界服務,除了辦幾場巨椽系列推崇當代創作有成的書畫藝術家,沒見到對大部份真正努力創作的中堅藝術家給予任何的照顧;馬英九大談推廣國片到對岸,台下沒見到任何這幾年對國片貢獻的編導製片演員在座。
|
難得文藝耆老共聚一堂,都是未來最珍貴的歷史鏡頭。(歸鴻亭攝影) |
從1967年成立至今的中華文化總會,宗旨為建立文化主體性、任務為促進文創產業,似乎搞搞漢字文化與兩岸辭彙以及新春文薈外,應該多一些活力,與新一代的文化界接軌,否則再辦個10年、8年,元老文藝前輩還剩多少來捧場,而接棒的藝文新血根本不曾參加這個組織的活動,新春文薈真會愈辦愈沒有看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