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劇"畫魂"今晚首演 一代傳奇藝術家潘玉良重現舞台
新網記者麻念台台北特稿
2010/7/8 下午 11:57:24 / 文化藝術
號稱兩廳院今年最重要旗艦製作的原創歌劇《畫魂》今晚首演,潘玉良的傳奇故事也再一次展現在當代觀眾眼前。
|
演出前作曲家錢南章(右背立者)解說創作"畫魂"始末。(歸鴻亭攝影) |
就如作曲錢南章說的,這齣只是選用中國人題材、用中文演唱的西方歌劇,有別於刻意以五聲音階譜寫的東方色彩,甚至導演茱麗葉‧德尚(Juliette Deschamps)、舞台設計尼爾森.魏蒙(Nelson Wilmotte)都是法國人,整部歌劇從聽覺到視覺都是現代版的西方歌劇。
一開始男主角潘贊化獨唱的〈蘇州河〉,顯然用來對比日後潘玉良到法國巴黎的塞納河,具象的點出這位中國奇女子一生中被爭論最多的驚世駭俗。
在被電視劇《畫魂》的鞏俐、李嘉欣產生刻板印象的潘玉良,舞台上重新被女高音朱苔麗詮釋,透過王安祈的劇本、錢南章的作曲,當然還是感覺到近代中國上海灘的少許風貌,第一幕的回憶片斷,青樓書寓裡的崑曲《牡丹亭》〈遊園〉和《長生殿》〈小宴〉,加上京韻大鼓《大西廂》,刻意要營造年輕玉良出場的京劇《李娃傳》,若是其中一段改為蘇州彈評《珍珠塔》、《白蛇傳》或是《秦香蓮》的任一片斷,該更有全方位真實代表性。
|
"畫魂"舞台以琴鍵景片設計。(歸鴻亭攝影) |
舞台的琴鍵景片應是這齣戲很有特色的設計要素,採用硬邊的金屬質感搭配簡立人的燈光,營造出全劇各種不同場景的變化,與背景潘玉良的繪畫作品呼應,亦剛亦柔,其實巧妙的四幕根本就是一景,利用調整角度搭襯色彩光影來變化,不感到空洞單調,唯一特別的是,台下觀眾除非坐在正當中的部份席位,可以清楚看到背景畫作,左右兩側的只能從長片玻璃或金屬道具間,看到拼貼式的畫面,顯然看完出場的觀眾,各自從視角產生的印象相異,對整齣戲的感受也可能稍有不同。
除了舞台與燈光,潘玉良與女模特兒的女聲二重唱時,舞台上方落下的紅色花瓣,令人想起Sarah Brightman唱《First Of May》從天而降的細雪,只是顏色不同,到第三幕潘玉良到巴黎左岸時,也是純白似雪的大量落下,整場多次運用相同的手法似乎就太多了。
倒是在法國時,竟選用《茶花女》的〈飲酒歌〉開場,剛開場還用法文演唱,顯然錢南章創作時不但要注意中文聲韻,還得研究法文的細膩表現。
整體來說,歌曲聽起來並不晦澀,整部歌劇不論抒情、衝突、激情甚至如〈饅頭歌〉那般俏皮,都足以抓住觀眾,這部歌劇演完,最大的結果是造就旅義女高音朱苔麗更高的聲望,是無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