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偶像劇結合 導演侯季然執導獨立書店紀錄片
新網記者吳其祐台北特稿
2014/3/27 下午 09:53:33 / 演藝動態
獨立書店系列紀錄片《書店裡的影像詩》獲文化部補助並於27日舉行首映會,系列紀錄片由導演侯季然掌鏡,以40支各長3分鐘的形式,記錄台灣40間獨立書店。這些影片將於4月7日YAHOO奇摩影音搶先首播,將與偶像劇《巷弄裡的那家書店》結合,4月18日於華視首播,劇末播出一至二支書店紀錄片,創下紀錄片與偶像劇結合的首例。
|
導演侯季然拍攝40家獨立書店的紀錄片,用電影手法詮釋每間書店的特色。(吳其祐攝影) |
紀錄片呈現各具特色的獨立書店老闆。「這世界上有一種花不會枯萎,那就是知識的花朵。」水準書店的老闆曾大福稱自己是知識花朵的園丁,喜愛和顧客聊天,也經常向顧客推薦好書,還會隨性地給顧客折扣,店裡充滿著濃濃的人情味,他希望可以推廣書香社會;穿梭在火車、捷運、公車的人潮中,游牧在城市之間,老闆樂伯長途爬涉,將沉甸甸的二手書帶回九份樂伯二手書店。古今書廊的老闆陳麗夙,不捨被丟到資源回收的書,天天到資源回收站「救書」,她還曾向回收站丟書的年輕人嗆聲:「你把你兒子未來要讀的歷史書撕光了!」台中的新手書店一次只擺100本書,老闆鄭宇庭認為客人不可能1次就翻完100本,所以每次來都能有不一樣的機遇,「不是把所有的書擺在書架上擺死,書店是活的。」
|
紀錄片導演侯季然(左一)與參與拍攝的獨立書店老闆一同出席《書店裡的影像詩》首映會。(吳其祐攝影) |
「40間獨立書店,有40種不同的個性」,導演侯季然從小受書店與文學啟蒙,希望透過記錄片喚起過去摸實體書,一字一句讀書的感覺。拍攝過程中,侯季然以交朋友的方式認識不同書店的老闆,了解他們各異的一套生活方式,並運用翻轉、時空滯留等不同手法,詮釋出每天獨立書店的特色。
有感於數位媒體改變書的型態,帶來龐大的資訊量,讓人產生焦慮,夢田文創執行長蘇麗媚希望能透過書本找回人的溫度。她認為,「閱讀也是一種公民運動,安靜的公民運動。」
《書店裡的影像詩》已報名參加「坎城電影節」的短片類以及上海電影節「白玉蘭」獎「人文類紀錄片」的角逐,未來將努力參加「台北電影節」。7月還會將40間獨立書店的記錄出版成書籍《書店本事》,並繪製插畫、製作書包等周邊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