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屆"臺北文學獎"頒獎 老幹文采斐然新枝初試啼聲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4/20 下午 10:16:18 / 經史子集
臺北市政府文化局主辦的第16屆「臺北文學獎」以「臺北書寫‧跳舞時代」為主題,今日在市長官邸藝文沙龍廳頒獎,小說、散文、現代詩、古典詩、舞台劇本及文學年金等6組選出22位得獎者。
|
第16屆「臺北文學獎」6組22位得獎者合影。(歸鴻亭攝影) |
今年69歲的屠佳曾經4度獲得文學首獎,這次再以《斑鳩啼叫不停歇》獲小說類首獎,作品全長一萬多字皆以手寫稿完成,評審從他的手稿感受到對於書寫的熱愛,他上台領獎後致辭沒超過半分鐘,與年僅21歲以《一個人的街巷》獲散文組優等獎的上海復旦大學在臺灣師範大學的交換學生齊悅,年齡相差48歲。
散文首獎黃佩玉因自身罹病而重新提筆抒懷,其作品《四分之一》除如實記述個人罹病的心路歷程,原本她理工科畢業的先生認為寫作比起他的研究論文毫無價值,這次得獎先生對文學看法徹底改觀,黃佩玉說,「臺北文學獎」讓她吐了一口氣。
|
現代詩首獎得主周盈秀(左)讀她的得獎作品《我姊姊住臺北》給右方的姊姊聽。(歸鴻亭攝影) |
現代詩首獎得主周盈秀的作品《我姊姊住臺北》,以「姊姊」融入臺北意象,評審認為它成功融合人跟土地的感情,非常動人。姊姊也上台替她高興,周盈秀表示,當初告訴姊姊得獎,姊姊說就是那種會登在捷運上的詩,但她都騎車上班看不到,周盈秀便要姊姊以後要搭捷運上班,欣賞她寫的詩作。
古典詩首獎陳文峰的《大屯山吟》曾多次投稿臺北文學獎並獲獎,這次以大屯山景為題,將古典融入現代感,表現了寬闊的現代觀,獲得評審高度讚賞,今年終獲首獎肯定。
舞台劇劇本首獎是陳建成《日常之歌》,獲得年金類入圍包括譚劍《當代台北觀光指南、傳說與變形記》與唐墨《黑色折傘》。
|
散文首獎黃佩玉終於因獲獎讓她的先生刮目相看。(歸鴻亭攝影) |
「臺北文學獎」創辦於1998年,徵件項目分為競賽及年金兩大類。其中文學年金屬國內首創,採兩階段評選,第一階段依投稿作者提出的寫作計畫選出入圍作品4名,各頒發入圍獎金20萬元。第二階段是在1年後3篇作品完成時,再從中評選出1名得獎者,並致贈獎金40萬元,希望能在艱辛漫長的創作過程中,提供創作者實質的鼓勵與支持。
第16屆「臺北文學獎」所有得獎作品都收錄於作品集中,民眾可至
臺北市文化局網站或
「臺北文學獎」活動官網查詢,得獎作品並將透過公車、捷運等不同媒介,與全體市民分享所有得獎者的文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