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之父李行 封刀舞台劇"夏雪"感動上演
新網記者黃振文台北特稿
2010/8/5 下午 06:23:04 / 文化藝術
「直等待雪飛六月,亢旱三年呵,那其間才把你個屈死的冤魂這竇娥顯。」這是元代雜劇名家關漢卿所著的《感天動地竇娥冤》最後一折戲中的一段詞,作者用天候異象彰顯了封建時代的司法不公,引發人們對道德真理思考。
 |
"夏雪"綵排劇照之一。(黃振文攝影) |
李行導演秉持著原著的精神,歷時五年籌畫這部舞台劇《夏雪》,明日起一連三天在台北國家戲劇院舉行四場公演。
高齡八十歲的導演李行,在排練時仍舊精神奕奕地扯開嗓門,大聲指導演員在舞台上的走位,李行說:「完成這部舞台劇一直是他最近的希望。早在十多年前,這劇本就已經完成,本來是打算拍成一部電影,女主角屬意林鳳嬌,但當時她跟成龍結婚後就息影了。所以一直延宕,直到五年前才由曾經合作過的孫陽,重新提出舞台劇的改編劇本。然而,想要在舞台上呈現劇本中的壯闊場面,並非易事,因此拖了又拖,最後才在去年正式拍板定案。」
 |
"夏雪"綵排劇照之二。(黃振文攝影) |
這次的舞台劇,李行和國立台灣戲曲學院合作,共有一百三十多名演員參與演出,規模之大為國內舞台劇的創舉,李行表示,要是沒有該校提供人力,這部舞台劇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一個民間劇團,可以獨力完成。
他還提到,開拍之初本來希望能夠顛覆傳統,但在這三個月緊鑼密鼓的排練中,想法逐漸改變。傳統的戲曲,實在博大精深,有太多太多的經驗可供現代的舞台劇借鏡,本來他打算放棄所有京劇的唱腔和表演方式,希望能呈現更生活化的表演,但最後卻讓這些傳統戲曲給折服了,藉由傳統與現代的融合,讓舞台劇的發展更加海闊天空。
今天綵排共演出兩場戲碼,武館和法場,雖是一齣古裝舞台劇,但音樂元素卻是相當多元豐富,演員們的動作更加入一些雜耍表演,連唱腔也與一般傳統京劇或崑曲不同,直接扯開嗓門引吭高歌,讓人耳目一新。
法場行刑一段,是全劇中的高潮,李行特別安排的血灑白幡一幕,極具震撼效果,會後李行解釋,這是以人工方式作的效果,令人大吃一驚。
主要演員都表示,能夠參與這齣舞台劇的演出,感到非常高興,對自己未來表演上有很大的幫助,透過和李行的合作,他們都看到了傳統戲曲新的可能,希望能繼續發揚傳承這項逐漸沒落的藝術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