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人性演人性 "驢得水"建立現代小劇場營運成功模式
新網記者麻念台/吳其祐台北特稿
2014/5/23 下午 11:49:16 / 文化藝術
曾有的崇高理想以及人性原始善良的一面,來到了名利、金錢面前卻只能低頭妥協。校長及3位老師即使環境再艱困,仍積極想要改變農民的貧、愚、弱、私,視教育為己任。但當他們受迫於現實說了一個小謊,之後卻得用千千萬萬個謊去圓,甚至不惜撒下更大的謊、愧對自己的良心,付出更多的代價來填滿謊言的漏洞。
|
《驢得水》是大陸近年極為成功的小劇場作品。(歸鴻亭攝影) |
廣藝基金會舉辦的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引進對岸的作品,讓台灣表演藝術界有直接交流觀摩的機會,今年顯然《驢得水》是強檔,這個曾經巡迴北京、天津、上海、杭州等地,現在跨海而來的作品,成功的地方應該就掌握了在人性面對理想,卻碰到名利、金錢時所顯現的眾生相。
《驢得水》劇中最為諷刺的是,曾經懷著理想抱負的知識份子,在受到名利誘惑後,失去自我,忘記最純粹的初衷;而劇中年紀最小的孫佳佳卻反而是裡面最清醒的角色,對這些知識分子當頭棒喝:「你們還算是人嗎?」反思人性走到了險惡之路,究竟誰才是牲口,誰又是人。戲裡演出充滿諷刺的荒唐,惹得觀眾哈哈大笑,但在歡笑之餘也發人深省,這樣的荒唐或許也體現在真實社會中。
|
《驢得水》寫人性、演人性,以黑色喜劇模式深刻描述人性真實面。(歸鴻亭攝影) |
而演員都極融入劇中,連最後謝幕都仍能看見飾演張一曼老師的演員,看似還跳脫不出角色的情緒,完全進入角色,展現其失魂落魄的樣子。
《驢得水》的編導周申表示,這齣戲是他與劉露蘊釀發想,但是經過所有演員共同集思廣義而成的。顯示這算是某種程度的「集體創作」,會以小劇場模式每場才2、300個位子,演到有20萬人看過,已經賺進100萬人民幣,廣藝的宣傳不說是戲劇界的「黑馬」,說「黑驢」也是頗為貼切的。
另一位編導劉露指出,當初不過就是以窮鄉僻壤一隻挑水的驢子作引子牽連出來的架構,經過每個演員將自身的經歷寫進去成了現在的樣子,目前已經在改編成電影劇本。
這齣《驢得水》很聰明的把故事背景放在上世紀二、三十年代,就是國民政府統治的時代,因此劇中任何官員貪婪、幹部自私的情節都與目前政權無關;至於能通過大陸的審批,劉露認為,大家都以為《驢得水》是寫政治,其實寫的是人性,現在許多的審查人員也都是年輕的中堅份子,雖然尚無法左右大環境的氛圍,相信大陸的藝術創作環境會快速開放的。
|
《驢得水》編導劉露說明這齣戲一開始並沒有想到太多深奧的含意,靠大家一起集體創作而成。(歸鴻亭攝影) |
不管《驢得水》是不是知名劇作家創作,還是根本由一群年輕人拼湊出來的作品,這齣黑色喜劇算是成功的原創文本,簡單的一主一副舞台設計,幾張木桌木椅加一個可當黑板也能當床板的道具,靠的就是描寫人性的劇情來牽動觀眾。
以這齣戲來對比台灣近年來大部份的小劇場演出,本地的劇場較缺真正的原創劇本,許多科班出身的戲劇從業人員喜歡把西方經典作品加點與時事結合的新料,然後堆砌一些數位多媒體效果,營造讓許多人「有看沒有懂」的風格,甚至審視節目冊都充滿極多語意晦澀、意涵難解的詞彙,有多少觀眾真正瞭解或只是附庸風雅瞧不懂也裝懂的,值得玩味,在這方面還不如紮實在創作具人性寫實面的故事發人深醒,更能獲取真正的價值。
而在整體製作條件上,在大陸的民間劇場必須完全靠賣座才能生存的《驢得水》成功打出知名度後,可以建立分工的營運模式,斯立戲劇負責創作、把關藝術品質;至樂匯舞台劇負責製作、劇場設計等;哲騰文化則負責運營和行銷,假以時日必將成為穩健經營的商業劇場企業。反觀台灣的劇場大部份必須仰賴政府補助,賣座也常倚賴人情推票,加上本土腹地狹窄、藝術人口不足,當然造成劇團人力不夠,很多年輕劇團於是老婆編劇老公導演,還兼行政企劃找錢甚至自己下去演,與對岸比較劣勢已見。
這齣《驢得水》可以對比李安《色‧戒》中,為了實現救國理想的鄺裕民,不惜將漸生情愫的王佳芝推入火坑。鄺裕民也是因堅持理想而抹滅了人性,犧牲了他人。這些故事都讓觀眾反思理想是否真應該永遠擺在第一位?當理想凌駕於人性之上,這樣的理想是否早已變了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