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舞家馬克莫里斯 堅持使用現場音樂伴奏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6/9 下午 09:53:06 / 文化藝術
當代美國編舞家馬克.莫里斯(Mark Morris)擅長從古典音樂中汲取編舞靈感,極具音樂性,風格獨樹一幟,6月12日至20日將在台北國家戲劇院與台南演出「莫札特之舞」、「浪漫之舞」兩套舞碼共6場。
|
當代美國編舞家馬克.莫里斯率團首次前來台灣演出「莫札特之舞」、「浪漫之舞」兩套舞碼。(歸鴻亭攝影) |
馬克.莫里斯表示,他從1980年創團,歷經34年,之所以為馬克莫里斯舞團,就是因為的演出是使用現場音樂,並且堅持該團必須以專屬合奏團現場伴奏。由於現今現代舞舞團,受限於演出資源,多半都使用預錄好的音樂,讓舞者依照固定音樂拍點跳舞,相較之下,馬克.莫里斯舞團對於現場演出的堅持,對於舞者和音樂家而言也是更大的挑戰,每天晚上音樂是現場音樂跟現場舞蹈演出,所以每一場都是不一樣。歷經超過1百多位的舞者參與演出,他說,音樂取材大量來自古典音樂的室內樂,而特別喜歡巴洛克音樂。
|
馬克.莫里斯接受電子媒體聯訪,態度親和有趣。(歸鴻亭攝影) |
舞者蘿倫.葛蘭特回應,使用現場音樂的最大特點,就是讓每場的演出不僅能獨一無二,更是充滿無限的活力與彈性空間。雖然也會擔心一些失誤,但藉由不斷的排練,舞者都培養起默契和自我要求,所以能將失誤降到最小。
對於舞團甄選的標準,馬克.莫里斯強調,舞團的每個舞者皆來自不同背景,他們的體態和肢體動作都不盡相同。他指出,馬克‧莫里斯舞團的獨特性,不只呈現在音樂上,也在舞者們的肢體語言上。相較於其它當代舞團,更注重以人性做出隨著情緒而變化的表演,不是重覆複製同一段舞姿,而是讓現場音樂、舞蹈、和觀眾之間的互動。
馬克.莫里斯也特別介紹舞團的背景布幕是英國抽象派畫家霍華德‧霍奇金(Howard Hodgkin)的設計,白底上有著三大條黑色的油彩劃過,緊扣舞蹈的主題發展。
|
馬克.莫里斯舞團《十一》與《雙重奏》片段。(牛耳藝術提供) |
馬克.莫里斯舞團在台北6月12、13日演出「莫札特之舞」都是使用莫札特鋼琴曲目,其中《十一》採用《F大調第11號鋼琴協奏曲》與《雙重奏》的《D大調雙鋼琴奏鳴曲》,第3支舞碼《大二重奏》則是馬克.莫里斯與好友路.哈里森合作編舞與譜曲;14、15日演出「浪漫之舞」則包括探索未知恐懼的《四足鼎立》、洋溢童真情懷的《跨越》以及歡快過節氣氛《節慶舞蹈》。19、20日巡迴台南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