睪丸變硬當心癌上身 平時洗澡隨手自我檢查
新網記者林明蓁台北特稿
2014/8/13 下午 04:15:06 / 醫療保健
一位25歲男性,因自己摸到睪丸變硬而就醫,檢查發現,外觀沒有紅腫,驗血檢查腫瘤標記指數均為正常,超音波檢查顯示右側睪丸內有腫瘤,手術切除右側睪丸後,病理化驗為精原細胞癌,隨後安排電腦斷層檢查以確定是否有轉移至淋巴腺或其他器官。
|
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說明睪丸變硬當心罹患睪丸癌。(歸鴻亭攝影) |
大多數的睪丸癌可以分為兩大部分,絕大部分是屬於生殖細胞瘤,另外少數則是屬於非生殖細胞瘤。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表示,睪丸癌的發生原因目前不明,部分研究顯示可能與基因有關;唐氏症者發生率比一般人高10倍;就先天因素而言,若有罹患隱睪症、發生睪丸癌的機率較正常者高10倍以上;不孕症者發生率也較高,有家族史罹病的機會也會比一般人高。更有研究指出約2%患者家中親戚有罹患睪丸癌病狀。
另外,母親在懷孕時使用女性賀爾蒙製劑也有較高的機率。就後天因素而言,外傷和感染引起的睪丸萎縮也都與此病有關。但睪丸溫度、局部外傷、騎馬或是騎機車等,不會增加睪丸癌發生的機會。好發年齡以15至35歲最多,或是60歲後。
|
周固提醒,睪丸癌不痛、沒有腫大的硬塊,所以常被忽略。(歸鴻亭攝影) |
周固指出,睪丸癌的也會因國家和人種或是社會經濟環境不同有所差別,例如歐美國家比東方人多、白人多於黑人,相較之下,台灣的病例也少於美國。右側睪丸機率較左側多,而兩側同時發生的機率約為1至2%。
早期的睪丸癌大多不痛不癢,多是偶然發現的,常見的症狀是睪丸腫大、沉重感、疼痛或是睪丸變硬、不具彈性,也不會有時消下去有時大起來,只會愈來愈大。但也有些病患無明顯症狀,但也有的人會因睪丸內出血或梗塞造成急性疼痛或是陰囊積水。另外,有的人會出現轉移的病況,常見症狀有背痛、咳嗽、咳血、腹痛、噁心等等症狀。但最主要的整段還是要靠詳細的身體檢查,若是發現睪丸腫大就應懷疑,立即尋求泌尿科醫生幫助、確認腫大是出自於睪丸內或是附睪。
診斷方面,先以超音波確認腫瘤的存在,並檢查血中腫瘤標記,倘若懷疑癌症,則先以手術切除作病理診斷,直到確認為癌症後,須再進行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了解是否擴散至淋巴、肺部或其他器官,再作後續治療或追蹤的規劃。
|
周固建議男性平時在洗澡時,即可以自我檢查。(歸鴻亭攝影) |
據美國癌症學會統計,20到35歲最常見的睪丸惡性腫瘤有增加的趨勢,每年增加1.2%。周固特別提出,睪丸癌對化療非常敏感有效,若已發生轉移也有機會治療,情況良好者、治癒率約90-95%。
周固提醒,不痛、沒有腫大的硬塊常被忽略,男性平時在洗澡時,即可以自我檢查,看看兩邊睪丸大小是否一致,是否大小有改變、變硬或疼痛等;任何睪丸硬塊都必須進行檢查,到證實不是睪丸癌為止。有隱睪症、不孕症病史者,罹患睪丸癌的機率較高,更要提高警覺,而平時預防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治癒的效果才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