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王勾踐配劍 再現春秋戰國古文物風華
新網記者葛崇恩台北特稿
2010/11/15 下午 10:11:06 / 經史子集
「臥薪嘗膽」當中著名的越王勾踐配劍,今日現身於國立台灣博物館,另外也展示兩件龍耳銅方壺、漆木匜形杯來自湖北九連墩一號跟二號墓的古文物,為11月20日起至明年2月13日的「劍舞楚天-越王勾踐劍暨楚國出土文物展」暖身。
|
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手持越王勾踐配劍。(葛崇恩攝影) |
國立台灣博物館館長蕭宗煌表示,這也是國立台灣博物館與大陸湖北省博物館、鴻禧藝文文教基金會的首度合作,希望藉此與大陸展開合作契機,讓台灣見識到大陸的物大地博,另外20日開始的展覽,除展示這三件古文物,也會呈現代表戰國時期楚國文化的118件文物,包括16件一級文物,並且交由警政府全程監控護送。
這次最受矚目是春秋時期的越王勾踐劍,曾在日本、新加坡等展出造成轟動。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王紀潮表示,越王勾踐劍是西元1965年於湖北北江陵望山1號墓出土,劍長55.7厘米、寬4.6厘米,測試可以砍斷一疊紙,但主要目的用於贈送或是配戴之寶物,並非戰爭之用。
|
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主任王紀潮說明春秋戰國古文物來台展出內容。(葛崇恩攝影) |
王紀潮也指出,越王勾踐劍會在戰國時代楚國地域的湖北出土,是因為越國後來被楚國滅國,當作戰利品而來到楚國收藏,而越國句踐在滅了吳王夫差後,國力達到巔峰,因而打造了六到七把配劍,但只有此劍存留至今。
另外,他也提到,古代的秦始皇、周武王根據文獻記載都有類似的乒器,但年代久遠而失傳,因此才會將此劍當作展覽的主題。
王紀潮表示,這把寶劍的故事是來自於耳熟能詳「臥薪嘗膽」的故事,也是保留最完整的寶劍,當今很難找到第二把。根據文獻紀載,此劍的鑄造技術是當時數一數二,經過相當精密過程所打造。他也讚嘆的說:「此劍的出土看得出越國跟吳國兵器是如此的鋒利以及珍貴。」
越王勾踐劍的開封經過小心翼翼的把關。王紀潮表示,希望此劍一出,能夠帶給觀賞者勾勒起春秋戰國時代的歷史緬懷,並且也對研究春秋戰國時代古文物的學者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