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文化藝術節"今年京滬越昆4劇種一次到齊
新網記者王愛君台北特稿
2014/9/10 下午 08:56:50 / 文化藝術
2010年,台北與上海簽訂兩城文化交流合作備忘錄。自2011年起,上海每年都來台舉辦不同主題的「海派文化藝術節」。今年則以「海上風韻上海戲曲月」為題,為歷屆以來最大的規模,4大劇團上海京劇院、滬劇院、越劇院、昆劇團11月3日至16日輪番登台,帶來十多齣傳統及創新戲碼。
|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介紹今年的「海派文化藝術節」。(王愛君攝影) |
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表示,今年來台的4大劇團,角色行當齊全,演員都是一時之選,從國寶級的名角、正值藝術高峰的中生代,到新近崛起的青年演員,陣容堅強,包括「活曹操」之稱的花臉尚長榮、麒派老生陳少雲、文武崑亂一把抓的「彩色旋風」史依弘、「小俞振飛」美譽的蔡正仁、上海家喻戶曉的滬劇名角茅善玉、扮相漂亮、嗓音甜潤的越劇名角方亞芬等,個個都是該劇種響叮噹的人物。
在這次節目安排中,王安祈說,其中一個最值得期待的大賣點莫過於《情殤鐘樓》。這部戲劇改編自法國文學家雨果的《巴黎聖母院》,是上海京劇院的跨文化製作。她指出,4年前國光劇團到上海演出《金鎖記》,那是她第一次觀賞《情殤鐘樓》,原名為《聖母院》;隨後改版數次,直到在第6屆中國京劇節大放異彩之後,方命名為《情殤鐘樓》。
|
王安祈說明上海京劇、滬劇、越劇、昆劇4大劇種,左為主辦單位傳大藝術總經理周敦仁。(王愛君攝影) |
她說,大陸與臺灣在跨文化改編所追求的理念有所不同,「臺灣不管是哪個劇種,都偏向於借異國異質題材,以刺激演員在表演程式上的變化演出。而大陸在跨文化改編上,就是把西方題材轉換為中國背景,完全發揮中國戲曲的唱念坐打。藉由故事的改編進行創作,但表演形式改變不大,所有能表演的部分都盡量融入在劇中,從中展現戲曲的特質。」她認為,觀眾在觀賞的時候,可從這些方面探究兩岸對文化改編所追求的態度。
此外,上海滬劇院是首度訪台,帶來《庵堂相會》與曹禺《雷雨》。王安祈表示,滬劇是一個年輕劇種,原是民歌小調,吸收文明戲的表演,結合而成為滬劇。她說,由於這樣的背景,因此滬劇演員在演戲時穿上旗袍,拿起扇子,絲毫不顯得突兀。對他們而言,是最自然不過的事情。「對於這些已經離我們很遙遠且看起來情節老套的戲劇,換作是其它劇種來演,反而會變成爆笑的詮釋。但是滬劇演起來,確實讓人深深著迷,也只有他們可以帶出此類江南情懷的戲劇韻味。因為有唱的疏離感,少了寫實話劇的好笑感覺,更多了一份絲絲入扣的情感。」
|
左上為上海昆劇團《撞鐘‧分宮》蔡正仁飾崇禎、右上為上海越劇院《玉卿嫂》方亞芬飾玉卿嫂、左下為上海滬劇院《雷雨》茅善玉飾繁漪與右下為上海京劇院《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尚長榮飾曹操。(傳大藝術提供) |
「2014第四屆海派文化藝術節—海上風韻上海戲曲月」,由上海京劇院領頭,11月3日至7日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海派代表作《狸貓換太子》(上、下本)、改編自雨果《巴黎聖母院》的《情殤鐘樓》,以及經典老戲《群英會.借東風.華容道》;首度訪台的上海滬劇院,11月8日、9日在台北國家劇院演出傳統戲《庵堂相會》,和改編曹禺作品的《雷雨》;上海越劇院11月11日、12日在台北城市舞台推出改編自白先勇原著的《玉卿嫂》、傳統戲《楊乃武》;上海昆劇團11月14日至16日在城市舞台壓軸登場,帶來《牆頭馬上》、《琵琶記》兩齣戲,以及一場折子戲專場,高齡73歲的崑曲官生蔡正仁將挑戰表演及演唱難度極高的折子戲《撞鐘、分宮》。上京院《四郎探母》將11月9日巡演台中中山堂、11月11日高雄至德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