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網路+3C產品 網路成癮高危險群近2成為高國中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9/18 下午 03:29:03 / 虛擬網路
隨著4G網路開跑,加上3C產品的創新發展,學生族群更有機會接觸多種數位產品,而過度使用3C產品可能對學生造成的不良影響更成為許多家長與老師所關心的議題。
|
學生家長曾婉嫣與學生周鴻宇母子接受電子媒體訪談上網成癮問題。(歸鴻亭攝影) |
教育部次長陳德華表示,為瞭解臺灣學生目前的上網現況及是否具備正確的上網觀念,教育部特委託國立成功大學與亞洲大學共同執行「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與分析計畫」,以期能隨時掌握學生上網動態,滾動式修訂教育部施政重點及策略。調查發現,學生年級越高,網路成癮的比率也越高,小學生近1成屬網路成癮高度或重度風險群,國、高中生則都是近2成。
調查計畫主持人、亞洲大學副校長柯慧貞指出,網路成癮的常見症狀包括沒上網時,也常想著要上網;明知常上網有壞處、師長父母也認為不好,仍繼續上網。
|
教育部執行「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與分析計畫」。(歸鴻亭攝影) |
調查指出,逾9成學生家中有可上網的電腦、家中可無線上網的比率也高達83%;柯慧貞說,國、高中生平日上網時間分別為3小時、4.2小時,假日更高達5.5小時、6.5小時;87%學生最常在家裡上網,成為親子衝突的一大來源,而學生上網不良習慣,也隨著年紀而增加,有6.1%小學生會單獨和網友出去,高職生則逾1成。
柯慧貞則說,網路成癮現象與去年、前年類似的調查比例相近,對成癮現象已需要專業協助者,目前雖無藥物可以治療,但可涉入學生網路使用情境,讓其認識壞處、做好時間管理、簽訂容易達成的協約,即使孩子反覆失敗也不要放棄,慢慢達到網路使用時間的掌控,提供其他紓壓、拒絕誘惑的管道、方法,達成戒斷目的。
|
教育部邀請家長與學生代表簽署「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分為孩子承諾版和家長承諾版。(歸鴻亭攝影) |
此外,雖然臉書規定要滿13歲才能申請帳號,這項調查卻發現,近66%的小學生有臉書帳號,超過1成小學生沉迷於臉書、或已是臉書成癮的高危險群;且受訪小學生當中,近2%從學齡前就開始接觸臉書。陳德華指出,臉書潛在誘惑及危險多,不宜太小就玩臉書,教育部未來將通令老師依規定辦理,不能在課堂上鼓勵或教小學生申請臉書帳號,盼家長也能約束小孩。
教育部並邀請家長與學生代表簽署「聰明上網,幸福學習」公約,分為孩子承諾版和家長承諾版,另外也開發了「網路守護天使」軟體,供民眾免費下載。
這項調查耗時5個多月,從國小4年級到高中職3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共抽測108所學校,有效問卷8,708份,其中男生50.3%、女生4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