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爾摩沙馬戲團"人我之間" 新馬戲藝術打開新視野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0/10 下午 05:58:16 / 文化藝術
不同於動物跳火圈、空中飛人的傳統馬戲團,從零開始探索、跨界、極限、衝撞、崩解、再現,新馬戲藝術於焉誕生。
|
福爾摩沙馬戲團創團作品《人我之間》展創立出新型態的表演。(歸鴻亭攝影) |
出身2011年成立的MIX舞動劇坊的一群台灣年輕人,結合包含特技、雜耍、舞蹈、戲劇各種不同領域的表演人才,走訪過國內外大小舞台,以「當代新馬戲」為發展創立出新型態的表演,2014年再次成立屬於臺灣的特技劇團福爾摩沙馬戲團,以臺灣命名,深耕臺灣,向世界出發。
|
一群台灣年輕人,結合包含特技、雜耍、舞蹈、戲劇各種不同領域的表演人才,要打破民眾對於傳統特技的刻板印象,開創臺灣的新馬戲文化。(歸鴻亭攝影) |
福爾摩沙馬戲團團長林智偉表示,該團藉由結合傳統雜技與當代表演藝術,賦予特技更多想像空間與生命力,想要創造出一種不同於傳統特技的表演方式,讓外界看到特技表演不是只靠炫技娛樂大家,也能藉由融入臺灣當代表演藝術,帶領觀眾反思生活的意義。
|
臺灣第一位進太陽劇團的舞者張逸軍認為現在的觀眾習慣接受大量視覺刺激,福爾摩沙馬戲團卻能回歸人的內在本質,值得讚賞。(歸鴻亭攝影) |
林智偉說,福爾摩沙馬戲團推出的第一齣作品《人我之間》是由街舞出身的邱群翔負責創作與導演,演出時間長達1個小時,7名舞者在舞台上巧妙運用特殊設計的舞台道具,融入特技肢體動作進行舞劇表演,打破民眾對於傳統特技的刻板印象,開創臺灣的新馬戲文化。
這齣年度新戲找來臺灣第一位進太陽劇團的舞者張逸軍擔任顧問,張逸軍推崇劇團試圖賦予傳統特技新視野的企圖心,認為現在的觀眾習慣接受大量視覺刺激,福爾摩沙馬戲團卻能回歸人的內在本質,藉由特技的形式傳達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以新馬戲藝術展現人我之間的緊密與疏離,值得讚賞。
《人我之間》由邱群翔導演,李宗軒舞蹈設計,林正宗、胡嘉豪、郭璟德、徐岳緯、 陳冠廷、陳萱丞、黃超銘7位演員擔綱,將於10月12日午、晚各1場,在西門紅樓2樓劇場演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