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善終不要拖磨 醫改會推"醫病五溝通"減少無效醫療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4/12/11 下午 05:16:52 / 醫療保健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今日在台大校友會館公布人生期末考網路民調,呼籲別讓醫師一路救到掛。對此,醫改會出版《醫病五溝通》衛教摺頁,推行「向無效醫療說STOP!」運動,教病家學會與醫生溝通末期醫療抉擇,完成「尊嚴善終莫拖磨」的心願。
|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醫改會出版《醫病五溝通》衛教摺頁,推行「向無效醫療說STOP!」運動。(歸鴻亭攝影) |
健保統計,死前住院的國人,約有3成面臨呼吸器、洗腎等「一路救到掛」的末期醫療,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執行長劉淑瓊表示,有人認為是家屬不願意放手,才會這麼多的末期醫療;但是根據醫改會網路調查1,099名民眾意見,8成6民眾寧願尊嚴善終以減少折磨,只是因為在醫療現場,家屬不知道何時放手,從插管、洗腎到強心針,對於高齡重症末期病人採取積極治療,反而增加更多併發症、醫糾風險。
醫改會董事長劉梅君則引用健保最新統計,民國102年,每百名死前曾住院的國人,有32人死前最後住院用呼吸器維生、平均用20天、每人次健保費用高達新台幣29萬元。另外,每百人中死前最後一次住院者,其中10人仍在洗腎、平均住院30天、每人次洗腎費用近33萬元。還有0.7人曾使用葉克膜體外維生器,每人平均5.2天花費77.2萬元。
劉梅君說,依據醫改會經驗,發現對於高齡重症末期病人採取積極治療,反而增加併發症等醫糾傷害之風險。如果能減少末期無效醫療,反能減少許多不必要的醫糾及病家的折磨。
|
醫改會教病家學會與醫生溝通末期醫療抉擇,完成「尊嚴善終莫拖磨」的心願。(歸鴻亭攝影) |
醫改會發現,當家屬們對停止無效的意見不一致時,或是家屬與病人的意願不同時,醫師很怕被告;而且,多數醫師受的訓練是醫「生」,而非醫「死」,現行健保論量計酬制度鼓勵醫師多提供醫療,不是積極提供諮詢幫助病家抉擇何時該放手。
劉淑瓊說,快速高齡老化的社會,長期照護和尊嚴善終是整個配套,政府應思考究竟減少無效醫療,讓呼吸照護病房沒有太多商業誘因,還是鼓勵病人預立醫囑,趁著頭腦還清楚時思考人生最後一哩路怎麼走。
醫改會今出版《醫病五溝通》衛教摺頁,家屬可從醫療實證、病人意願、家屬意願、照護選項、可用資源等方向思考,向無效醫療說STOP,有需要者可至
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網站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