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志良出雜書 "分配正義救台灣"倡議"混合型經濟"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2/6 下午 06:51:10 / 經史子集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日發表新書《分配正義救台灣》,倡議「混合型經濟」,期待能以分配正義解決當前台灣社會的亂局。
 |
前衛生署長楊志良今日發表新書《分配正義救台灣》,倡議「混合型經濟」。(歸鴻亭攝影) |
楊志良認為台灣人民有很強的自主意識,但沒有自主的能力。太陽花運動雖然轟轟烈烈一時,但仍只停留在對不滿的宣洩,而沒具體指出台灣該走的方向,他寫這本書只是要指出台灣財經政策的錯誤,台灣的財富增加且集中,但民眾的福祉卻持續降低。
全球都面臨分配這個大問題。財富越來越集中,財團就控制民意代表、間接控制整個社會。楊志良指出,台灣今天是財團在控制政府,運作這個國家,再這樣下去,我們會失去這個國家。政府如果感受不到人民的痛,人民將收回交付給政府的權力;民主國家政黨失去政權是常事,但請千萬不要為了保政權,搞到失去國家。
楊志良舉例,每天的金融交易,如能抽取10元的手續費,一年就有上百億元的費用可以投入長照保險;全台灣房屋如果每年多增1,000元的房屋稅,所得的數十億元可以作為貼補青年的利息,讓青壯年可以買自已的房子。
 |
《分配正義救台灣》新書發表會來捧場的包括前立委沈富雄(左二)、前科技部長朱敬一(右三)、亞洲大學董事長蔡長海(左一)。(歸鴻亭攝影) |
他說,同樣的10萬元對郭台銘而言,一點感覺都沒有,可是,給一個家裡只有一碗泡麵的人,卻非常有用。書裡提出「混合型經濟」希望為台灣現況解套。一個國家社會,只要做好分配,即使經濟沒成長,依然可以提升財富效用及社會福祉,讓人民覺得過得幸福,也就是,重要的不只是把餅做大,更重要的是每個人都能分到足夠的餅。
學公共衛生出身,但是楊志良卻特別重視經濟議題,尤其是經濟的公平分配,生產讓市場自由競爭,分配用社會主義力求平均,才能讓民眾許願,關鍵就在於「分配」問題;不過他說,這將是最後一本非公衛健康的「雜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