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演出不衰 比利時羅莎舞團帶來極簡主義舞作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3/12 下午 07:35:19 / 文化藝術
暌違9年,2015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再度邀請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Anne Teresa De Keersmaeker)所創辦的比利時羅莎舞團來台,帶來創團作品《Rosas danst Rosas》、《Drumming》。
|
比利時羅莎舞團演出創團作品《Rosas danst Rosas》。(歸鴻亭攝影) |
與該團藝術總監姬爾美可一起創團的池田扶美代表示,1960年出生的羅莎舞團的靈魂人物安娜‧泰瑞莎‧姬爾美可,畢業自法國舞蹈大師貝嘉所創辦的慕達舞蹈學校,20歲時即發表第一部舞作,風格細膩清晰,她的作品多數舞作以極簡主義出發,音樂與舞蹈結構巧妙相應,結合邏輯理性與動人感性,呈現濃郁的當代女性氣息,舞蹈肢體冷靜簡練卻風味十足,動作組合豐富多元,場面調度流暢多變,同時強調舞蹈與音樂的互動關係,注重純粹舞蹈編創。
1995年她在布魯塞爾創辦「P.A.R.T.S.」(Performing Arts Research and Training Studio) 舞蹈學校,以培養「會思考的舞者」為核心,從課程安排到生活環境,都傳遞多元而豐富的創作哲學,是許多舞蹈學校的楷模,培育出許多現代舞明星,包括西迪拉比(Sibi Larbi )、阿喀郎‧汗(Akram Khan)等。
|
羅莎舞團藝術總監姬爾美可一起創團的池田扶美代(右一)表示,她的作品多數舞作以極簡主義出發,音樂與舞蹈結構巧妙相應。(歸鴻亭攝影) |
池田扶美代說,此次舞團帶來的《Drumming》,和舞團9年前驚動台灣觀眾的《Rain》是同期姊妹作,都使用極限音樂家史蒂夫.賴克(Steve Reich)樂曲,且與該曲同名;該舞是在數學原則下,以鏡像為基礎編排舞蹈中的時間與空間,形成一個不斷變化的整體結構,有如舞蹈長流。
創團作品《Rosas danst Rosas》則由4個女孩帶出4段群舞,像是舞蹈的卡農,亦深具數學的樂趣與美感,以一天為結構,將日常動作分解重組,透過和諧的重複律動,配合風格強烈的極限音樂反覆堆疊,加上光影巧妙的效果,產生各種驚人的變化組合,充滿平衡與對稱的樂趣。這支舞挑戰了觀眾的視覺邏輯,在似乎沒有停止的重複動作中,舞台空間也顯得更複雜深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