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曉紅"臥底"隱形性產業 化身採訪婦女跨國移動處境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4/10 下午 06:45:10 / 人權社會
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人力的跨國流動已為常態,但因為輸出國與輸入國在全球政經結構中的不對等,跨國流動也造成許多的剝削與不平等,首當其衝的就是移出的低薪勞動人口。在全球化的趨勢下,人力的跨國流動已為常態,但因為輸出國與輸入國在全球政經結構中的不對等,跨國流動也造成許多的剝削與不平等,首當其衝的就是移出的低薪勞動人口。
 |
白曉紅(左)以「臥底」方式,進入英國性產業進行調查,出版新書《隱形性產業》。(歸鴻亭攝影) |
以「臥底」方式,進入英國性產業進行調查的白曉紅,今日在新書《隱形性產業》座談會中表示,當政府把「人口販賣的加劇」歸咎於「非法移民的增加」,就會遺忘貧窮是創造人口販賣的有利條件,做出更不利跨國移動者的政策,讓移動者的脆弱處境雪上加霜。
向來關注跨國移動婦女脆弱處境的勵馨基金會,邀集人口販運防制法監督聯盟、法扶基金會、勞動署、移民署等單位的代表,和白曉紅一同於Moso Space舉行「隱形性產業-看見婦女跨國移動的脆弱處境」座談會。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表示,白曉紅以臥底採訪進入性產業,真實的描述許許多多家庭經濟供應者的女人,在結構之惡下,跨國移動,「被迫」選擇了性行業。她們絕大多數是經濟弱勢國家的底層弱勢者,必須為最基本的生存而戰,這些女性的處境極為令人同情。
 |
勵馨基金會執行長紀惠容(右)對絕大多數是經濟弱勢國家的底層弱勢者選擇性行業表達憂心。(歸鴻亭攝影) |
白曉紅指出,移民女性從事的性產業比較隱密,而又多數無證,在雙重非法性的情況下,她很想了解移民女性的勞資關係和勞動條件,所以臥底採訪是比較合適的方式。
她說,不諱言許多性工作者雖然陷於不利的脆弱處境,但最後仍選擇留在性產業中工作,縱使沒有被迫從事性工作,但在重重的經濟壓迫中,一旦進入就很難脫離,相較於外界認為他們是被壓迫的性工作者,從事性工作是匱乏下的選擇,但在英國從事性工作人數最多的羅馬尼亞移民和中國移民卻不認為自己被壓迫,反而覺得性工作是高薪工作,賺得多又賺得快,是一個脫離貧窮的捷徑。
 |
人口販運聯盟代表白智芳台灣每年有140個因為人口販運而進入性產業的案例。(歸鴻亭攝影) |
以台灣為例,內政部統計,103年底在我國不含大陸人士的外籍人士共計80萬1千人,其中外籍勞工55萬2千人,佔68.9%為最多;其次是尚未取得國籍之外籍配偶4萬3千人,佔5.3%,兩者合計佔我國外籍人士74%。而這兩個族群,也是擔負台灣3D工作(「髒(Dirty)、累(Difficult)、險(Dangerous)」)的主要族群。
婦女救援基金會主任,同時也是人口販運聯盟代表白智芳也表示,白曉紅的談話讓她想到過去聯盟十年來服務的許多個案,她表示,台灣每年有140個因為人口販運而進入性產業的案例,但最後這些犯罪者被輕判6個月以下者高達55%,她希望台灣在人口販運的犯罪制裁和賠償制度能夠落實。
 |
勵馨基金會針對跨國移動勞動者提出6項訴求,包括輔導代替檢舉、無條件提供醫療服務、健全服務網路、合法轉換雇主、以及提升國人的人權意識與訂定移工合理工時。(歸鴻亭攝影) |
勵馨基金會針對跨國移動勞動者提出6項訴求,包括輔導代替檢舉、無條件提供醫療服務、健全服務網路、合法轉換雇主、以及提升國人的人權意識與訂定移工合理工時,呼籲應該承認女性移工透過護理和家務等方式,對其國家和目的國作出的社會和經濟貢獻,所有女性移工的人權都應得到保護,其人權包括生命、自由及個人安全、不受虐待、不受有辱人格和非人道的待遇、不因性別、種族、族裔、文化特性、國籍、語言、宗教或其他狀況受到歧視。
畢業於輔大的白曉紅,父親是曾任台北市副市長的白秀雄,白曉紅在2013年曾臥底採訪英國性產業,之後出版《隱形生產線》(Chinese Whispers),揭發海外非法中國大陸移民底層生活,《隱形性產業》是她寫的第2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