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仔調vs古樂聖歌 "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東西對話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5/13 下午 08:49:56 / 文化藝術
由采風樂坊與德國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Ars Choralis Coeln)合作演出的音樂會「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東西方傳統同台競演,並邀請國寶廖瓊枝獻唱。
|
台灣歌仔戲的國寶級藝師廖瓊枝演唱神情。(歸鴻亭攝影) |
在台灣作曲家董昭民引介下,兩廳院、采風樂坊邀得詮釋中世紀教會音樂,尤其歷史上第一位留名的女性作曲家,約900年前德國修女赫德嘉•馮•賓根(Hildegard von Bingen)宗教劇的權威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訪台;一向致力於傳統國樂創新的采風樂坊團長黃正銘說,「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不但將各自展演東西古樂,更以當代作品作為媒介和平台來對話,邀請董昭民及德國作曲家Oxana Omelchuk各創新曲,同場交輝。
|
德國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演唱神情。(歸鴻亭攝影) |
「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音樂會上半場,將由中世紀人聲古樂團帶來被譽為「萊茵河女先知」,2012年由天主教會冊封為第35位聖人的赫德嘉,具神秘美感、直達人心,宣揚福音的多首作品,重現900多年前中世紀音樂的神聖樣貌,包括由科隆大教堂及教育博物館珍藏的13世紀唱經本,節選出合唱詩歌,以及葛利果聖歌等。
下半場則由兩團共同演出董昭民與Oxana Omelchuk,為兩個樂團量身創作之作品《陽月》及《ARI ARALO》。董昭民將德國科隆中世紀人聲古樂團、采風樂坊比擬成太陽與月亮,以赫德嘉修女的神祕宗教劇美德大典《Ordo Virtutum》、台東調《三聲無奈》和嘉義民謠《六月田水》等為素材創作《陽月》。Oxana的《ARI ARALO》將喬治亞民歌、歐洲中世紀及文藝復興樂器、傳統中國樂器這三個不同的世界連結起來,營造出音樂共生空間。
|
音樂會「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東西方傳統同台競演。(歸鴻亭攝影) |
最後邀請台灣歌仔戲的國寶級藝師廖瓊枝、德國女高音瑪利亞與兩團演出黃正銘作曲的《馬嵬坡》。廖瓊枝說,設計讓她的歌仔調進入古樂歌聲中,原本擔心語言不通、抱著「加減學習」心態,第一次排練後才感到很放心,但仍謙稱別人都是「放眼看天下」,自己則是「愚膽走藝術」。
「太陽與月亮的美麗邂逅」音樂會將於5月16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