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讀公校沒錢念私校 貧富差距大教育呈M型化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5/6/30 下午 02:10:55 / 教育學程
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出現M型化現象,現在連教育也跟著M型化。家庭背景社經地位越高的,子女就讀國立學校的比例愈高;反之,社經地位愈低,子女就讀公學校的比例愈低。
|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調查發現社經地位越高者,子女就讀國立學校比率越高。(歸鴻亭攝影) |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會委託醒吾科技大學民調中心,調查1,300多名大學生家庭背景,讓受訪者自行認定家庭經濟收入和社經背景分成3個等級,發現社經地位越高者,子女就讀國立學校比率越高,中上者佔21%,中等佔66%,中下者僅佔12%。
根據資料顯示,從國中會考到大學指考,不僅學生考試的成績有M型化的趨勢,且家長社經地位愈高的家庭,子女考進國立大學的機率愈高。換句話說,社會財富的M型化,也對教育的M型化有極大的影響。該基金會調查召集人陳松柏表示,教育應是擺脫貧窮的手段,但家庭背景越好,反而可念資源更多、學費更便宜的公校,越弱勢的學生反而多數念學費更貴的私校,社會財富M型化加深教育M型化,弱勢生難以靠教育翻身。
|
社會貧富差距越來越大出現M型化現象,現在連教育也跟著M型化。(歸鴻亭攝影) |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指出,教育貧富差距現象不只呈現在社經背景,甚至也有城鄉差距,以實踐為例,北實踐申請貸款學生佔全校25%,但位於高雄的南實踐則高達38%,顯然台北縣市與桃竹苗等北部學生家庭收入應該較好。
龍華科技大學校長葛自祥談到,近期前聯準會主席柏南奇來台,說明教育是解決貧富差距最好的方法;但在台灣,教育M型化的結果有愈來愈嚴重的趨勢;以該校平均每3.3學生就有一個申請就學貸款,建議應該拉高公立大學學雜費,政府可減少公立大學的補助,把預算拿來幫助弱勢學生。
|
這項調查說明社會財富M型化加深教育的M型化,政府應設法幫助弱勢學生,更應擬定公平的教育政策、公平的招生入學方式。(歸鴻亭攝影) |
調查結果內容包括家庭社經地位愈高者,其家中子女就讀國立學校的比例愈高;家庭社經地位愈低者,其家中子女就讀私立學校的比例愈高;就讀私立學校的學生,有申請就學貸款的比例較高,且在校外兼職打工的比例也較高。而在學費與生活費來源方面,就讀國立大學者,學費及生活費全部由家長負擔的比例,較就讀私立大學者的比例較高;家庭社經地位愈低者,認為現行的教育政策,對家庭經濟收入較差者不利的比例愈高。
這項調查說明社會財富M型化加深教育的M型化,除政府應設法幫助弱勢學生,縮短公私立學校學生學費差距之外,政府更應擬定公平的教育政策、公平的招生入學方式,推甄名額不宜超過一半,避免教育世襲及教育M型化持續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