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兒少意外事故多 台灣兒童溺水意外多8成曾獨處
新網記者張聿明台北特稿
2015/7/8 下午 06:16:08 / 青少兒童
近年來新聞時常出現兒童意外事故發生的悲劇。台灣兒科醫學會與台灣事故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協會今日共同舉辦「台灣兒童事故傷害現況與防治」記者會,希望可以藉由媒體的力量來傳達更多相關訊息,讓全民更加意識到兒童事故安全的議題,降低悲劇的發生。
|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希望夏日讓全民更加意識到兒童事故安全的議題,降低悲劇的發生。(歸鴻亭攝影) |
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黃璟隆表示,近期一名10歲孩童,和家人一起到泳池,在成人池溺水10分鐘才被發現,需要插管治療;其實暑假才剛開始,新北市、基隆市已陸續傳出4起溺水意外,共造成3名孩童死亡。
馬偕醫院小兒科胃腸科主任暨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楊俊仁指出,根據台灣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的調查資料顯示,國內1至14歲以下兒童死亡主因中,事故傷害一直都高居首位不下,比例高達快4分之1,其中因交通事故喪生數目最多,分別是意外溺水、意外墜落等傷害。造成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大多都是輕忽周遭環境安全,導致危險發生時,無法避免的傷害,甚至是不可挽回的悲劇。
此外,根據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與兒童安全聯盟共同針對亞洲國家的兒童進行研究,17歲以下兒童死亡主因為事故傷害,其中也是以溺斃和交通意外為主,溺水則增加89%為最多。楊俊仁說,兒童意外傷害並非國內問題,而是一個世界議題,需要深思及討論。
|
馬偕醫院小兒科胃腸科主任暨台灣兒科醫學會副秘書長楊俊仁說名國內1至14歲以下兒童死亡主因中,事故傷害一直都高居首位不下。(歸鴻亭攝影) |
國內兒童發生意外事故地點大都在家中。雖然法令明定6歲以下孩童不得獨處,但調查8成小孩有曾經獨處的經驗,更有超過1成兒童在一個禮拜內有4天以上的獨處經驗, 由於小朋友不諳火、水及電力等具有危險性的物質,因而產生許多事故發生,而這些都是家長可以注意,提早防範的。其他意外事故如燒燙傷、跌倒、誤食異物及藥物、中毒、坐學步車、玩窗簾繩子及脖子綁線造成窒息等等都需要加強防範。「預防勝於治療」,大部分兒童事故傷害是可以防治的,只要家長多多注意,相信類似的悲劇不會不斷的重演。
最後,台灣兒科醫學會和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協會共同呼籲相關單位,不論是教育、立法及家長,每個人只要多貢獻一份心力,就能挽救更多無辜小生命的犧牲。除了法令修訂及執法加強,更重要是從小安全教育的推廣及落實。由於少子化的關係,現在每個孩子都是國家的寶藏。孩童要能安全成長茁壯,人人有責,也希望家長不要以「這些意外不會發生在自己的孩子」或「自身挺過去的危險,孩子也行」等賭博心態來面對,只有正視和養成正確觀念才能保護國家重要未來的資產─孩童長大成人,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及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