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派"莫內花園" 帶來巨作"睡蓮"
新網記者歸鴻亭台北特稿
2011/3/1 下午 10:49:39 / 文化藝術
台北市立美術館將於3月5日起展出「莫內花園」,今日進行開箱,展出法國印象派畫家克勞德‧莫內(Claude Monet)生前在最愛的吉維尼(Giverny)花園創作作品共32件。
 |
莫內晚期長300公分畫作"睡蓮"首先開箱。(歸鴻亭攝影) |
首先開啟莫內晚期所畫的《睡蓮》(Waterlilies),長300公分、寬100公分之大尺寸作品,素描般抽象線條光影表現整個睡蓮池的綜合觀點,將水面的廣闊全景,以線性方式處理,水流由左至右,淡紫、紅、橘、藍色的漣漪變化,著以白色表現空氣流動,水中的鳶尾花、睡蓮、微風中的水草等描繪得栩栩如生。
 |
莫內"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歸鴻亭攝影) |
第二幅開啟由蘇格蘭國立美術館出借81.8×81.3公分作品《艾普特河岸的白楊樹》(Poplars on the Epte),是莫內在1891年前後就《乾草堆》、《白楊樹》等主題創作系列畫作之一,企圖探索大自然光影氛圍的微妙呈現,此畫作莫內將遠流的蜿蜒河水,描繪成如植物型體構成的藤蔓花紋效果,視線上由右方岔開的前景樹林而保留之弧形水岸,水之量體的視覺比重相對備受注意,流暢明快的筆調,將映照於水中的樹幹、葉叢、雲朵等活潑愉悅地呈現。
第三幅作品也是來自法國瑪摩丹美術館之另一幅收藏《睡蓮》(Waterlilies),兩團睡蓮分別置放於上下對稱的角落,水面上佈滿甚高的水草簇擁圍繞著花群,較為抽象的空間配置,看不到睡蓮池的邊界,花團彷彿漂浮在一片既明亮又暗淡的無垠之中。
 |
這幅也是莫內"睡蓮"作品。(歸鴻亭攝影) |
原來擔任北美館館長的台北市文化局長謝小韞說,這些畫幾乎都是她仍在北美館時親自挑選,但不包括莫內最有名的《印象•日出》,因為該畫借展保險等的費用太高,全部莫內展花經費1.3億,《印象•日出》一幅畫就得花同樣的價碼,所以只有割愛。
巴黎瑪摩丹莫內美術館副館長瑪莉-凱瑟琳•夸爾(Marie-Catherine Croix)表示,該館共收藏160件莫內畫作,其中包括鎮館之寶莫內最為知名的《印象•日出》,這幅畫僅在2009年借展至日本1個月,保險高達8000萬歐元,相當於新台幣32億6700萬元。
莫內840年出生於巴黎,創作生涯60餘年,是印象派的領導人物,譽讚為印象派理念最純粹實踐者的藝術家,影響後來20世紀抽象藝術的發展甚鉅。
這次「莫內花園」特展分為「河岸風光」、「花園一隅」以及「水景系列」3大部份,包括莫內的睡蓮系列與日本橋等畫作,展期到6月5日為止。